“是!”
众水师将领领命,纷纷出帐外忙碌。
待众将鱼贯退出,帐中骤然岑寂,唯余铜漏滴答。
韦观澜负手绕案三匝,玄色官袍下摆扫过青砖,惊起一缕尘烟。忽驻步,五指按上紫檀案几,骨节泛白。
“取澄心堂纸来。”
侍从捧上雪浪笺时,刺史大人正以麋角簪轻叩砚台。
羊毫饱蘸松烟墨,毫尖悬于纸上半寸,一滴墨珠将坠未坠。
[臣观澜诚惶诚恐,稽首顿首,谨以战事奏闻圣听。
其一、妖军荡平,斩获五万
臣奉天伐逆事,领江南道水师十万,十府郡守并太学儒生万人,会猎于太湖,进剿盘踞太湖之妖孽敖戾。
赖陛下神威,将士用命,血战一月,大破军于太浦闸堤坝。
阵斩妖将三百名、逆种三千,诛杀妖兵五万七千有余,焚其龙绡宫阙,荡平邪氛。
妖尸堆积如山,血染湖水,贼势自此瓦解。
我军奋勇争先,然妖军凶,亦折损士卒三千余名。此皆臣统御无方,未能全胜,伏乞圣上降罪。
其二、水利兴修,征调民力
妖患既除,臣思太湖水利淤塞,葑田三百余里。漕渠壅滞,舟楫难通。
遂依《水部式》圣典,征调民夫二百万修筑太湖堤堰,
采太湖石五十万方,
耗铁三百万斤铸水闸,
新筑菱湖闸、翻浪闸等三十座,
疏浚入海水道,拓宽至二十丈,以利漕运、灌溉,从此永绝水妖后患。
工程浩大,然老弱执箕帚,妇孺传饮食,壮者昼夜夯土。百姓踊跃,皆颂圣德。
臣当严督工期,务使水利枢纽早日竣工,以彰陛下爱民之心。
其三、学子江行舟,功勋卓著
妖军猖獗之时,江州秀才江行舟,虽无官身,然忠勇奋发。身先士卒,以《爱莲说》破三千逆种,以《风雨大作》迎击妖军,致使妖军大乱,我军得以乘势掩杀。
此子智勇兼备,实乃国士之才。臣斗胆举荐,乞圣上恩赏,以励天下忠义。
臣观澜再拜顿首,谨具奏闻。
天授十五年七月。
江南道刺史臣韦观澜谨上]
韦观澜细细斟酌这封奏本。
奏折陈列三份功绩,江行舟独列一份。
他沉吟片刻,终是郑重落下最后一笔,随后亲手以火漆封缄,青铜官印在烛火下泛着幽光,重重压在绢帛之上。
这封战功奏本,
将沿着三省六部的官道流转??尚书省的朱批、中书省的紫绶,最终呈于九重宫阙的龙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