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无锡城下,江州府院君周山长率千名学子赶赴支援,列阵城头。”
杜尚军眼中泛起异彩,“那些书生青衫磊落,手中文剑、书籍,却齐诵《秦风?无衣》,步步向前??”
韦观澜目光陡然一凝。
“常州府军见状,士气大振,竟个个争先杀敌。”
杜尚军声音渐高,“正是这群青衿学子,联手常州府军,硬生生将军逼回太湖,至今不敢再犯无锡县城!”
他猛地抱拳:“大人何不效法周山长,率江南贡院学子亲赴战场?以文魄壮军魂,必能??大获全胜!”
话未说完,一阵狂风卷起惊涛,拍得战船剧烈摇晃。
韦观澜的袍袖在风中翻飞如战旗,眼中已燃起灼灼火光。
他的指尖在栏杆上骤然停住,青筋隐现。
江风卷着水汽扑在他脸上,却吹不散他眉宇间的凝重。
“杜司马,”
韦观澜声音沉如铁石,“你可知道,这些士子都是国朝未来的栋梁?
若在战场上折损。。。。。。江南道文脉,恐三十年一蹶不振。”
“大人此言谬矣!”
杜尚军突然提高声调,竟打断了主帅的话。
他双目灼灼,语速飞快:
“江南并非尚武之地,百姓不好战。
然文风鼎盛,士子极其好学!
十年寒窗,青灯黄卷,为的就是有朝一日金榜题名??!”
他猛地向前一步,“若大人允诺,凡参战学子皆可按功绩,擢升科名,江南十府的学子必定趋之若鹜!”
韦观澜的瞳孔骤然收缩。
“况且,江南十府学子,哪个不是江南门阀世家的麒麟儿?寒门的希望?
江南上至门阀世家、豪门巨贾,下至乡野父老,见子弟上阵杀敌,岂有不倾囊相助,箪食壶浆之理?
谁还敢在后方掣肘?贻误自家麒麟儿的前程。”
江面突然掀起巨浪,战船发出沉闷的撞击声。
“如此一来,大人政令在江南道十府如臂使指,再无宵小敢从中作梗??成为众矢之的。”
“更妙的是,”
杜尚军压低声音,却字字如刀,“让这些学子在阵后施展文术。
十万水军皆是他们的父兄子侄,见自家读书郎亲临战阵,岂敢不拼死向前?若退一步??”
他冷笑,“便是让自家麒麟陷入险境!”
韦观澜闻言倒吸一口凉气,瞳孔骤缩,难以置信地望向杜尚军。
此计。。。竟是挟江南十府学子为“质”,逼十万水军背水一战,有进无退!
好一个毒辣之计!
“此番讨伐太湖妖庭??
只许胜,不许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