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娃」,点出江南风情??承题点睛!”
“尾句,一个「满」字既写月光,亦喻愁思盈怀,「归时渡」与首句「桥横」,遥相呼应。。。心思巧妙!”
“江州府,不愧是才子辈出,层出不穷!”
众士子环绕案几,指指点点,纷纷大赞。
韩玉圭面色潮红,被众人捧的笑不拢嘴,“不敢当。。。江兄珠玉在前,小弟倍感压力。
此篇乃呕心之作。。。。不曾想,竟然得一篇[达府]咏莲之作!”
他声音发颤,袖中指尖仍在微微痉挛??青衫后背已透出大片汗渍,恍如刚经历一场文战。
方才那「归时渡」的「渡」字,已经耗尽了他最后的一分文心才思。
这一篇,他所有潜力都逼出来了。
待他回去金陵客栈,定得好好大补,修养三日三夜,才能恢复才思。
满座士子目光灼灼,无不是神情羡慕。
谁都知道,诗词文章“妙手偶得之”。。。灵感如同荷尖露珠,稍纵即逝。
在《金陵十二家》诗会上,灵感喷发写出这样一篇[达府]诗词文章,平生足以为傲!
秦淮画舫。
江南十三百士子,众人皆做完一篇“荷花”,仅剩江行舟未动笔。
他是习惯待众人完篇,方才落墨。
画舫忽静。
三百士子屏息,看江行舟终于提笔。
笔锋未落,先有文气在宣纸上晕开淡淡涟漪。
江行舟在案前,略一斟酌。
写六月时令莲花,且在江南境内的诗词名篇极多!
但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无疑是千古名篇,咏莲之巅峰!
他手腕轻抖,笔尖绽放青芒,笔走龙蛇:
[《西湖咏荷》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顾雍痴痴怔住,手中的茶盏“当啷”坠地??
墨迹未干,秦淮河畔,骤起蝉鸣。
满座忽闻荷香。
满船士子齐声惊呼??
江行舟腕底青芒吞吐,宣纸上竟然凝出半亩方塘????
那赤色荷花竟在纸上蔓延开来,将三百双瞳孔都染成霞色!
“轰!”
词成??[鸣州]!
案上,刹那间光芒万丈,天地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