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渐沉,金陵客栈内灯火通明。
忽闻门外马蹄声止,几名锦衣华服的世家子弟踏阶而入,腰间玉佩相击,清音泠泠。
为首之人朝客栈内江州众秀才,拱手一礼,姿态恭谨却不失世家气度,递上一封烫金拜帖,道:
“江州诸位兄台安好!”
“今秋将至,江南十府英才齐聚金陵。我金陵十二家特于秦淮河畔设宴,邀诸君共赴诗会,以文会友。”
“还请江行舟兄、沈织云兄、韩玉圭兄、曹安兄、李云霄兄。。。。。。。等!”
他一一念过名帖,嗓音清朗,笑意温润,“诸位皆江州翘楚,还望拨冗莅临,共襄盛举。”
谢云渺长身而立,袖间暗香浮动,手中金帖在灯下熠熠生辉,映得满堂生色。
待他们走后。
客栈内烛影摇红,茶香袅袅未散。
韩玉圭把玩着手中金帖,忽而轻笑:“早闻金陵十二家子弟眼高于顶,视外府文士如草芥,更把持金陵文坛多年。。。。。。今日一见,倒是谦和有礼,与传闻大相径庭。”
“正是!”
曹安抚掌附和,“那位谢公子言谈温雅,毫无倨傲之态。看来市井流言,终究不可尽信。”
“去否?”
韩玉圭挑眉环视众人。
陆鸣朗声一笑,振袖而起:“岂能不去?我江州儿郎若畏首畏尾,倒叫江南九府才子以为我等怯场!”
众人目光俱落向窗畔????江行舟正负手而立,望着不远处秦淮河上渐起的灯火。
“去!”
江行舟笑了笑,转身衣袂一扬,案上烛火“噼啪”炸开一朵灯花。
??文名如灯,越亮越旺!
文名越高,那么随便一篇文章使能轻松出县、达府。
那些大儒、文宗随手一篇文章,都会引来无数文人争相阅读,几乎篇篇都能出县以上。
诗词文章的档次越高,其转化为文术之后的战斗威力,自然也是越强!
而诗会、书刊,皆是扬文名的最佳之地!
暮色初临,秦淮河上金波潋滟。
江行舟与江州众秀才踏着青石来到码头,但见一艘朱漆画舫横亘河心,三重飞檐上琉璃灯盏如星子垂落,照得水面浮光跃金。
谢家小厮早已在岸边相候,见众人持金帖而来,当即躬身引路:“诸位相公请随小的登船。”
画舫之上,丝竹声隐隐透出雕花窗棂。夜风拂过雕窗,带来阵阵荷香。
王谢子弟锦衣玉带,穿行于宾客之间。
小厮们正执壶为姑苏才子斟酒。
谢云渺忽见江州众人登船,当即搁下杯盏,广袖一展笑道:“江州诸位兄台,有失远迎!”
招呼众人上船。
“江兄!”
却听,一声清唤穿破画舫内的丝竹声。
但见江南十府的秀才们,不少人纷纷离席而起,衣袂摩挲间,佩玉叮咚作响。
苏州府秀才案首唐燕青,手持一柄泥金折扇,广袖随风轻荡,含笑作揖:“自太湖一别,江兄风采更胜往昔。”
“唐兄谬赞,多日不见。今日我们以诗会友!”
江行舟拱手礼,眉宇间英气不减。
众人相视一笑,各自入席。
不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