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周文圣笔趣阁最新章节更新 > 第217章 殿试江会元起笔一个六(第1页)

第217章 殿试江会元起笔一个六(第1页)

天授十六年,仲春。

紫微宫,洛城殿。

寅时三刻,晨光未?。

三百贡生早已冠带齐整,依会试名次于殿外肃立。青石御道上鸦雀无声,唯有春寒料峭中此起彼伏的压抑呼吸。

江行舟立于众贡生之首,玄色?衫衬得身形如松。

其后,巴蜀道刘春紧攥笏板,蓟北道章横喉结微动。

陇右道李元奎排在十余位后,忽觉掌心黏腻??方才惊觉竟在春寒中沁出薄汗。

之前的会试,大周九道解元尽数折戟在江南解元江行舟之下。

兵部尚书唐秀金那道“大周十道”的诗篇题目,恰似为江南才子量身裁衣,以至于达成“十篇镇国,举世无双”的成就。

更让众考生之间,差距巨大。

但今日殿试。。。却是陛下亲自担任主考官,出题、判卷。

帝心难测。

谁知道,她在想什么。

如果,针对大周圣朝的某一个细微却棘手的问题,进行策问考核,很可能涉及到很多贡生的学识盲区!

那么考生之间差距,就会大幅缩小。

甚至翻盘!

譬如,之前帝王朱笔如刀一女帝近年尤爱考校的“漕粮折银”、“边镇互市”等实务考题。

还有,题目暗藏风险??上届会元因答“治河策”时,引错《水经注》的内容,而跌至三甲;

甚至出一些偏门考题,如陇西道三条不同运往前线的钱粮运输道之损耗、利弊分析,往往令诸多考生措手不及。

他们甚至不知,这三条道路在何处。

这在往届的殿试,比比皆是??会试会元,经常都落在二甲。前排贡生,掉落后排。

殿试,才是大周最高规格的考试,决定命运的一考。

“咚”

晨钟骤响,惊起殿角铜铃。

李元奎倏然抬头,九重丹陛之上,鎏金殿门正缓缓洞开。

“圣上有旨!宣??贡生入殿!”

司礼太监那尖细的唱名声刺破晨雾。

李元奎整冠时,指尖一顿,忽然想起离府时老仆那句嘀咕:“老爷说……今日朝中局势,皆与北疆有关。陛下是否出此类考题?”

若是如此!

李元奎不由露出自信的神色,他对北疆局势一直非常关注。不敢说状元之姿,至少榜眼、探花,还是有望得其一。

殿试大典。

紫微宫外。

寅正时分,丹墀两侧的蟠龙金柱下,已列满朱紫公卿。

中书令陈少卿鹤立三省六部众文官之首,腰间鱼袋随晨风轻晃;

十位诸侯王蟒袍玉带,琅琊王、越王、韩王、梁王、魏王。。。等等,在武官队列中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

翰林院百余名学士青袍如林,最前排的三朝大儒正用麈尾轻点掌心一一那是计算才子应答节奏的习惯。

旁观众贡生资质是否出色,为日后选官,拉拢人才做准备。

甚至,朝廷还邀请了诸多蛮妖族的使节,旁观殿试大考,以震慑周边蛮妖各国。

“此番观殿试大礼之外使节,倒比往届多了五成。”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