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平时从未关心过,却总在考试时显得自己特別重视。
刚刚听歌的时候,听到了那句『今日和昨日相同。真的,一模一样。不知道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
8l:我在丸之內上班。每天挤在满员的电车里,身边都是人,但感觉全世界只有我一个。
下班回到只有一个小窗户的出租屋,对著便利店的便当。刚刚听到歌词里『与无形的敌人战斗著,哭了。
原来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战斗。
11l:妈妈已经臥床三年了。我辞了工作全天照顾她。有时候看著她,真的会想,不如一起……
我不敢把这种话说出来,我是个不孝子。谢谢楼主。让我知道,有这种想法,不代表我就是坏人。
13l:我是一家小工厂的老板。上周,我亲手解僱了跟我干了十几年的老师傅。
我没告诉他,下个月,这家工厂也要倒闭了。我把所有的钱都拿去给他做了遣散费。
……
一个个匿名的id背后是一颗颗破碎的心。
他们在这里,摘下了所有的面具,向陌生的同类袒露自己最深的伤口。
这个帖子,成了一个无声的树洞,承接著这个时代所有的眼泪与无助。
低语,渐渐匯成了风暴。
……
千代田区,霞关。
被称为日本政治心臟的官厅街,此刻依旧灯火通明。
文部科学省,文化厅。
年轻的官员上杉宏树,正烦躁地看著手中那份【新世纪心灵关怀运动】的报告。
报告上罗列著各种漂亮的数据:官方宣传片投放次数、海报张贴数量……
每一个数字都经过了粉饰,看起来成果显著。
但他知道,青年自杀率依然在缓慢而坚定地向上攀升。
这意味著未来的生產力在不断消失,国民和政府的信任也在一寸寸崩塌。
他將报告扔在桌上。
“一群废物。”他低声咒骂,“拍出来的东西连我自己都不想看,还指望去打动那些对这个世界失望的年轻人?”
就在这时,助理敲门走了进来,表情古怪。
“上杉先生,”助理將一份文件递了过来,“网络舆情监测部门的紧急报告。”
“最近在一个匿名的论坛上,出现了一首歌,引发了非常大的討论,而且……话题有些敏感。”
上杉宏树疑惑地接过报告。
当他看到《曾经我也想一了百了》这个名字,目光隨即扫向下面那些留言,他下意识地坐直了身体。
那份总是掛在嘴角若有若无的优越感,消失了。
他立刻让助理通过內部网络,下载了音频。
歌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