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娱乐帝国系统最新章节列表 > 第5082章 大明肯定会离婚的(第2页)

第5082章 大明肯定会离婚的(第2页)

令人意外的是,最先响应的,竟是曾极力反对共感技术的“反共感联盟”残余成员。一位前特工匿名寄来一卷磁带,里面是他二十年前在任务中错杀平民后的独白录音。他在信中写道:

>“我一直以为沉默是专业,克制是强大。可昨晚我女儿问我为什么总半夜惊醒,我才明白,我不是坚强,是不敢面对。

>把这段埋进去,不是为了原谅自己,而是让我知道,至少有棵树,听过我的罪。”

磁带被埋入北京共感林第三区。当晚,那棵树的晶丝节点连续闪烁了整整一夜,如同心跳。

与此同时,南极的电磁槐花开始呈现周期性绽放。每隔二十三天零七小时,便会于极夜中重现,持续时间逐次增加:第九分钟、第十分钟、第十一点三分钟……科学家推测,这可能与地球磁场和太阳风的共振周期有关,但更深层的原因无人知晓。

陈屿却隐隐觉得,那不是自然现象,而是一种计数??像是谁在用花瓣的开合,记录地球上新增的“被听见”的瞬间。

他开始每天记录这些数据,同时翻阅母亲留下的日记本。在最后一页,他发现了一幅从未注意过的草图:一棵树,根系深入地底,连接着无数细线,每条线末端都挂着一颗星星。

旁边写着一句话:

>“声音不会消失,只会换个地方生长。”

那一刻,他忽然明白了“净默”的真正含义。

它不是要让人闭嘴,而是逼人类看清:在这个喧嚣的时代,真正的沉默,是明明有话想说,却不敢开口;是听见了别人的痛苦,却假装没听见;是心碎成片,还要笑着说“我没事”。

而共感系统的使命,从来不是控制情绪,也不是制造共鸣,而是创造一个允许脆弱存在的世界。

一个月后,格陵兰岛的因纽特老人再次来信。这次他附了一张照片:雪地上立着一根木桩,上面挂着一枚银叶胸针,正对着极光的方向。

>“祖母说,风是有记忆的。

>我们说的话,不会随风散去,而是被天空收走了。

>现在我信了。

>因为昨夜,风带回了她的声音。”

陈屿将照片贴在书房墙上,与母亲的日记并列。他忽然意识到,这个家,早已不再只是物理空间,而是一个声音的容器??盛着过去未说完的话,现在终于被听见的哽咽,以及未来某一天,某个孩子仰头问“你还记得我吗?”时的回应。

年末,第一颗“共感卫星”发射升空。它不携带武器,不用于监控,也不传输商业信号。它的唯一功能,是将地球上的匿名心声片段,转化为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定向发送至深空那颗探测器所在的坐标。

发射当天,全球共有两亿一千万人上传了自己的三十秒音频。有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有临终老人的最后一句“我爱你”,有战地记者躲在废墟里录下的风声,还有一个自闭症女孩第一次唱完的一首歌。

陈屿上传的,是念安某天晚上睡着后,无意识呢喃的一句话:

“树说,它梦见我长大了,还在跟它说话。”

信号发射成功的瞬间,北京共感林的所有树木同时轻微震颤,晶丝网络爆发出柔和的蓝光,持续了整整一分钟。气象局记录到,那一分钟内,全球大气中的负离子浓度提升了41%,新生儿啼哭频率下降27%。

科学家称之为“集体安宁效应”。

而普通民众的感受更简单:那天晚上,很多人做了很久没有做过的梦??梦里没有争吵,没有追赶,只有一片安静的林子,和一个愿意听你说完一切的人。

新年凌晨,念安趴在窗台上看雪。这是三年来北京的第一场真雪,不是人工降雪,也不是气候干预的结果,而是气象学家也无法解释的自然降水。

“爷爷,”她忽然转头问,“如果我们说的话能飞到星星上,那星星会不会也想跟我们说话?”

陈屿走过去,把她抱起来,一起望着漫天飘落的雪花。

“会的,”他说,“只不过它们说话的方式不一样。它们用光,用风,用树,用梦……甚至用一场雪,告诉你:我听见了。”

她点点头,把小脸贴在他胸口,轻声说:“那我也想当一颗星星。”

“你已经是了。”他抚摸着她的头发,“你是那颗最早学会说话的星星。”

午夜钟声响起时,全球共感平台自动推送了一条消息,没有文字,只有一段音频??正是深空传来的那句普通话:

>“地球,你好。

>我们听见你了。”

随后,所有接入系统的设备屏幕缓缓浮现一行字,像是无数人同时写下的心声:

>**这一次,轮到我们说了。**

而在地球之外,那颗沉默已久的探测卫星,突然开始持续发射一种新的信号。频率极低,几乎不可测,但若将其转化为声音,会发现它是一段循环播放的旋律。

正是陈屿母亲当年未完成的那首歌。

此刻,在宇宙的某个角落,也许正有一棵树,静静地听着。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