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天下百姓不需要邓绥吗,可是阻碍了他们的利益,他们照样想让邓绥还政。
现在他们是没有办法了,才愿意让邓绥再次执政。
“还请太后娘娘能够出手。”帝王只觉得满心屈辱道。
邓绥就算真的出手,他也不会感激,帝王只觉得这是权衡之计,等邓绥帮他稳定了朝政,他会请邓绥再退回后宫,心里一点都不愧疚,反而觉得自己很有谋略。
终于,邓绥觉得差不多了,道:“你们想让我出手也不是不行,只是我有一个条件。”
邓绥说的条件不是别的,正是科举制。
蔡伦的造纸术经过后世改良,无论是书写纸感还是生产规模,都大大增加,这样一来,邓绥时期,也就有了科举制的发展空间。
若是平时邓绥说起科举制,朝臣们肯定不会同意,可是现在是他们求邓绥的时候,而不是邓绥上赶着求他们。
“这,太后娘娘,还容我等思虑一二。”朝臣们互相对视一眼,咬牙道。
他们开始商量科举制的利弊,会不会对他们有什么影响。
答案是有,科举制一旦推行,肯定会损害他们的利益。
可是继续让帝王执政,就凭帝王昏庸的手段,他们可能都撑不到家族败落的那天。
所以权衡利弊以后,朝臣们同意了科举制的推行。
至于帝王,觉得科举制可以帮他更好的筛选人才,从一开始就不抵触。
就这样,东汉那边同意了推行了科举制,邓绥也在帝王和朝臣们的再三恭请下再次临朝称制。
等到消息传出,整个天下一片欢呼,那是来自无数底层百姓的声音,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坏,他们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更别说科举制还给他们提供了一条晋升渠道,他们对邓绥自然更加感激。
再次临朝称制,邓绥看天下的目光不再一样,她兄长陪伴在她身旁,听见邓绥道:“兄长,以前朕执政总是把这偌大的天下看成刘家的,所以朕会容下那些看不顺眼的朝臣,觉得他们只要对大汉江山有贡献就好,只是结果兄长你也看见了。”
以前的邓绥,心里是有一条线的。
可是现在,那条线被邓绥悍然扯断。
“是,陛下,我邓家一定为陛下的大业赴汤蹈火,肝脑涂地。”邓绥的兄长邓骘垂眸道,眸中古井无波。
从知道帝王对他们邓家赶尽杀绝,他们邓家要想活下去,就已经没有了退路。
等邓骘走后,班昭过来求见邓绥。
“大家,你还觉得朕再次临朝称制是错吗?”邓绥看向班昭道。
“我……”班昭哑口,不知道该怎么说。
诚然她心里觉得邓绥不该掌权,可是帝王和朝臣们把朝政折腾的一团乱糟是事实。
就算她发自内心的觉得男子为尊,也没办法昧着良心说他们有能力。
“这次是朝臣们请太后娘娘出的山,自然与太后娘娘无关。”班昭道。
言外之意,邓绥的权利可以别人给,她自己却不能争。
“这次朕开科举制,还准备选拔女官,大家觉得呢?”邓绥看向班昭。
“不行,娘娘,这未免太荒唐了,朝臣们不会同意的。”班昭忍不住惊呼道。
“既如此,大家可愿为朕冒天下之大不韪?”
班昭瞳孔骤缩,有心拒绝,可是看着邓绥,她却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