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朱标气朱元璋 > 第145章 需禀明陛下(第1页)

第145章 需禀明陛下(第1页)

当听到朱标要更改税收政策,常茂等武人倒是不以为意。可詹同、李俨、李叔正这些个文臣,却顿时惊掉了下巴。特别是刘伯温。此时就跟咬到舌头一般,身体猛然一僵。以他对朱家父子的了解,这爷俩断不会增加百姓的粮税,也绝不可能从百姓手中取利。那充实国库的任务,只能落在商税、关税以及官税上。可问题是“殿下”不等刘伯温开口,朱标轻咳一声,淡淡说道:“龙凤十年,陛下刚任吴王时,设宣课司总管商税,并定下三十税一的政策。”“詹卿,你出身世家,族中也多有买卖。”“三十税一,以为如何?”“回禀殿下。”詹同连忙出班,冲并前方并没有人的龙椅郑重叩拜后,冲朱标恭敬说道:“陛下宽仁,施行德政。”“当年三十税一着实太少了些,纵观历朝历代,商贾之人从未有此厚待。”“臣甚至以为,三十税一与不交商税无异。”“饶是大明建国,小部分商品税收改为十三税一,可臣出身商贾之家,尤觉朝廷过于厚待商贾之籍。”朱标看向詹同很是赞许的点了点头。“詹大人位居尚书一职,却未曾想过为亲族谋福,孤心甚慰。”“诸卿有所不知,早先世家交纳家产以作国战军饷之时,詹大人便带京城世家向孤谏言。”“打算提高世家税收,从十三税一,改为十三税七。”“殿下明鉴!”詹同连忙补充道:“太子殿下心怀仁慈,体恤世家。”“以十三税七过重为由,改分阶收税。”“商户月收一百两以下,仍以十三税一之标准。五百两以下,十三税三。五百两以上,十三税五。”“殿下宽仁为怀,体恤商贾、世家,乃天下之福!”“殿下宽仁,乃天下之福!”随着詹同高声跪拜,周围百官也跪拜齐声高呼。只不过看到朱标、詹同一唱一和,将提高商税的事摆到台前。众人岂能不知,眼前的太子朱标定然早就打定主意,要以提高商税来充实国库。“诸卿以为,提高商税如何?”“殿下英明,当是如此!”就在百官齐声回应,表示赞同之时。高启沉吟片刻,忙出班跪道:“殿下,臣以为或有不妥?”“高夫子有何高见?”“回禀殿下,臣以为依照我朝户籍政策。”“商贾之人不能参与恩科,更不能入朝为官,这些人仍是百姓。”“取利于民,或有不妥。”“想陛下圣德昭昭,宽济天下,故而薄税于商。”“也因中原大地早先受暴元屠戮,理当休养生息,故而陛下轻徭薄赋,与民更始。”“如今殿下打算提高商税,恐伤陛下爱护万民之心。”“臣高启斗胆,请殿下向陛下进言,之后推行!”“果然!”朱标心中暗道一声,这些文臣果然要拿老朱说事。现如今老朱在世,倒还好说。大不了自己回去以后,以老朱的名义写一道圣旨。可若是后世之朝呢?大明后世之君若想提高商税,恐怕到时候定会有文臣夫子,会说什么祖宗之法不可废的荒谬言论。朱标相信高启的官声人品。也愿意相信高启说这话,乃是不想看到自己这个太子僭越皇权。可朱标不相信后世之朝,均是中正之臣。也正因如此。朱标更加坚定要在洪武一朝,改变税收制度的决心。“高夫子多虑了,陛下那边自有孤去禀告。”朱标语气一顿,隐有严厉般沉声下令道:“李俨!”“臣在。”“户部决议,定下提高商税的章程,今日上报!”“臣遵旨。”“詹同、宋濂,你二人协助户部!”见高启还打算开口,朱标面色微沉,看向李叔正道:“礼部!”“臣李叔正在。”“既提高商贾之税,士子、功勋武将、在朝官员免税一说也该变变!”“礼部定下章程,更改功名之身、官身之人免税政策,今日上报。”“臣领命!”“殿下”就在高启准备进言之时。宋濂见朱标面露不悦,旋即冲高启微微摇头,示意他闭嘴。“常茂、李景隆、徐允恭。”“末将在。”“孤素闻庙宇、道观名下多有资产,且不纳税。”“你三人好好商议,定出个章程,今日上报。”“末将领命!”“吏部、工部、兵部,商议增加各级关税,今日上报。”“臣领命。”“退了吧。”语罢,朱标转身便朝后殿走去。之所以语气严厉,一股脑将事情全都安排了下去。并非是因高启进言,惹得朱标心生不悦。只是朱标早已想到,无论朝臣出于什么目的,更改商税定然是阻力重重。若不是有常茂、李叔正双方先前争论不休,将对方私下里的富贵奢靡之举摆到台前。若非这些文人以为,朝廷会以削减他们俸禄的方式,充实国库。恐怕此时下令诸部,都是反对声一片,难以施行。也是因此,朱标这才佯装不悦,下令众人。至于高启等人心存犹疑,大可以到东宫进言!而不是在朝会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贸然谏言。更不该在税改之初,出言劝阻!:()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