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朱标气朱元璋 > 第142章 李景隆场面人(第1页)

第142章 李景隆场面人(第1页)

“本官义不容辞。”李俨两人正说着,又一队人马缓步走来。和一看到朱标便放声大喊,极速赶来的徐允恭等人不同。和驾马快速跑到朱标跟前,下马便拜的汤和也是不同。此时李景隆一身铠甲光洁无比,在日光下竟也熠熠生辉。其身后的士卒扛着将旗大纛,军容严整,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皇家的仪仗队伍。而那李景隆原本就生的唇红齿白,此时一身戎装,驾马而来。那从容得意,意气风发的样子,倒不像经历风霜,厮杀还朝的将军,反倒像是参加祭祀仪典的贵族公子。“末将李景隆,拜见太子殿下。”看着李景隆一身光鲜,身上、脸上不染半点风尘。朱标心中暗笑一声,温声说道:“起来吧,一路辛苦。”“仰赖陛下天恩,承蒙殿下重恩,末将于东南沿海击退海寇进犯三十余次。”“战敌三千头,重伤敌军无数,击毁敌军战船百余艘,保我沿海百姓太平!”“沿岸百姓为报陛下、殿下天恩浩荡,向北祭典,遥拜天家。”“老幼妇孺,均称我朝为万年不见之盛世。”“臣李景隆能侍盛朝,乃三生大幸!”听着李景隆侃侃而谈,更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不仅将取得的战果尽数说出,更是延伸到民生,盛君盛世的层面。朱标饶有深意的看了徐允恭等人一眼。徐允恭、汤鼎、邓镇三人就是太实在了些。本就是有意提拔他们,他们也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好好炫耀下自己的功绩。可这哥仨却不如李景隆会说话。只不过。在李景隆汇报战果的同时,与他一起驻守东南的徐增寿却是满脸尴尬,羞愧的样子好似恨不得想找个地缝儿钻进去。朱标不用想都知道,李景隆定是将战果夸大了不少。“九江不愧将门虎子。”“今汤伯生擒元主,孤命你驾马,押元主进城。”“多谢殿下!”李景隆心中得意,恭敬再拜后,默默站在骏马一旁。只待朱标下令,他便如凯旋得胜的大将一般,带着百战的北境士卒,押送元主进城浩浩进城。特别是看到徐允恭等人表情呆滞,看向自己的眼神中也多了几分羡慕。李景隆心中愈发得意了起来。虽都是将门之后,可自己和他们这些粗人终究有所不同。明明是凯旋而归,正是需要彰显军威,振奋民心的时候。可这几人不把盔甲擦得亮亮的倒也罢了,怎么着也要先洗把脸吧。此时那一脸风尘的狼狈模样,哪里能跨马进城,受百姓敬仰!也是在李景隆心中得意,表情肃穆,目不斜视的时候。只见朱标看向徐允恭等人道:“允恭,你们随孤到车辇上,一道回宫拜见陛下。”“是。”“三弟、四弟也一起!”待几人上了太子车辇,朱标缓缓示意,众人缓步朝城中走去。也是看到徐允恭等人竟上太子车驾,与朱标一道进城。李景隆顿时感觉自己的差事也不香了。押送元主进城的确能在京城百姓之间出个风头。可徐允恭等人进太子车辇,这可是得天家垂青,可以说是在朝臣之中出尽风头。两相对比,他李景隆更愿意当朱标的近臣。车架内。朱标看了眼身后呆站原地的李景隆,心中也觉得好笑。“九江这小子,从小到大都喜欢出风头。”听到朱标称呼李景隆小名(字),语气也随意的很。朱棡也笑着说道:“九江历来如此,大哥你有所不知。”“京城勾栏中的歌姬舞姬,对九江可是爱慕不已呢!”“你竟知勾栏之事?”“嗯”被这么一说,朱棡自觉失言,连忙闭嘴。只不过朱标也不想和他计较,旋即冲徐增寿道:“增寿,东南沿海抗击倭寇的战况究竟如何?”“景隆好大喜功,孤也知他所言有些不尽不实的地方。”“太子大哥明鉴。”徐增寿顿了一下,连忙说道:“斩敌之数,景隆自然不敢谎报。”“只是所谓的捣毁倭寇战船百余艘。”“那些战船实际上不过是是些轻舟快艇,说是小渔船似乎更为贴切。”“嗯。”“还还有”徐增寿顿了一下,似纠结半晌后低声说道:“末将与景隆共抗倭寇并非全胜。”“数次出海征讨,均是无功而返。”“海上那倭寇好似知道我军动向一般,每次我军得知他们藏身的小岛,打算出兵征讨时。”“他们每一次都能躲开。”“甚至有一次,末将上岛之后竟发现炉火尚有余温。”朱标微微颔首,倒也不觉得意外。如今的海上贼寇说是倭寇,可有不少乃是张士诚残部。而张士诚在江南世家之中的名声极好,若是富商豪族与海上的张士诚残部有所牵扯,朱标反倒不怎么意外。,!“增寿,你等抵达沿海后,可发现倭寇袭扰次增多?”此话一出,徐增寿浑身好似触电一般,猛的一颤。特别是看到朱标眼神笃定,好似早有预料一般,徐增寿稳定心神,连忙说道:“大哥高见,末将也发现倭寇数量增多。”“听当地军卒说,先前一年时间倭寇袭扰次数,不过十余次。”“可自打我军驻扎沿海,倭寇非但没有望风而逃,反而袭扰次数愈发多了起来。”“仅末将在东南不足两月,倭寇便袭扰沿海不下三十次。”“不过大哥放心,我等回京只带了百余名亲军,万余士卒仍在东南驻扎。”“嗯,此次召你们回京,也是想尽快将朝廷之事办妥。然后发兵倭国。”朱标看向车内几人,目光定格在朱棡、朱棣身上,“还有你们两个,也需进入军阵,熟悉军务。”“大哥,当真让我和三哥从军?”没有理会朱棣那一脸欣喜的表情。朱标看向几人,继续说道:“待会儿的朝会,你们几人需代替父辈,代表我大明武人,与文臣争论一番。”简单安排好后,朱标一行也抵达了皇宫跟前。按照惯例,此次北伐大胜,理应在奉天殿前的空地上举行开大朝会,犒赏三军,分发赏赐。只不过大朝会只重庆典,却不议事。朱标还是将百官召到奉天殿。待众人站定,朱标轻咳一声,朗声说道:“陛下于武英殿恩赏信国公,此次便不来朝会。”“孤全代圣意。”“户部尚书李俨,孤早朝曾言开源节流之法,李卿可有章程?”:()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