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1992矿场家属院陶南烛 > 3540(第7页)

3540(第7页)

他几乎天天准点去街道办“报到”,也不多吵吵,就默默地坐站在走廊上,一副“你不答应我就不走”的架势。

偶尔遇到刘主任出来上厕所或者打水,他就立刻靠上去,重复那几句几乎能背下来的请求。

刘主任被他烦得,本来就没几根的头发都要掉没了。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一周后,刘主任终于极其勉强地松了口,捏着鼻子同意将街道活动室旁边一个长期堆放杂物的小房间借给他们使用三天,还附加了一堆条款:不得损坏墙壁、自负安全、结束后恢复原样、水电费自理等等。

陶冠泽几乎是雀跃着跑去看了场地,然后,心凉了半截。

那房间着实有些惨不忍睹。

光线极其昏暗,只有一扇糊着厚厚灰尘的小窗透进微弱的光线,墙壁斑驳发黄,残留着不知哪年的标语痕迹和霉点,角落里堆着些缺胳膊断腿的破旧桌椅、废弃的宣传栏板和标语牌,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重的灰尘和霉味混合物的味道。

家属院的伙伴们哪会就此放弃,不过一晚上就大致清理出来了。

陶振又去街上买来了好几大匹浅蓝色劳动布,与楼诚和宋玉一起,登高爬低,用图钉把这些布绷在了斑驳不堪的墙壁上。

破旧的房间像被施了魔法,那些碍眼的瑕疵被完全遮盖,蓝色的背景墙赋予了整个空间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和庄重感,竟然真的有了几分“艺术展厅”的雏形和气质。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环节,挂画。

陶家人趁陈逸凝神思恍惚的这段时间,偷偷摸摸地把画运了出来,陶振和宋玉负责悬挂,姜禾和宋尚德则往后站些,眯着眼睛,仔细端详画框的水平度、间距和高低位置,大声指挥着。

“左边再高一点!哎哎,过了过了,稍微低一点点,好,稳住。”

“右边那幅往你那边挪一厘米,对,就那样。”

“好了好了,正了,非常正,完美。”

怕室内自然光线不足影响观感,各家各户都把家里的台灯和落地灯贡献了出来。

邻居们精心调整着每一盏灯的角度和远近。

画作的名称和简介标签,由公认字写得最漂亮、最工整的陶冠泽负责。

他找来了红纸,用尺子比着,小心翼翼裁剪成大小完全一致的整齐纸条,然后凝神静气,用一支小楷毛笔,蘸饱了墨,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地写下每一幅画的名字和简短的创作说明,甚至还包括了他所了解到的创作灵感和小故事。

宣传方面,邻居们更是各显神通,发动了一切可以发动力量,自发地成了“义务宣传员”,见到熟人、同事、朋友就不遗余力地推荐。

秦思的工作是在小卖部看店,只要有人来买东西,不管熟不熟,她都会热情地跟人念叨:“大兄弟,这周六,在活动室旁边那个小厅有画展嘞,画咱们矿工的,画得可好了!”

“大妹子,凝姨你知道的吧?她要办画展了,你一定得去看看啊,不要票的。”

陶冠泽则是写了好几张字迹醒目的大海报,让陶忠用老式的面糊浆子,贴在了居委会公告栏上。

当然,煤矿大门旁的宣传栏上他们也没放过,只要是显眼能贴的地方,都贴上了。

红纸黑字,引来不少上下班的工人驻足观看。

而这一切的筹备工作,处于情绪低谷,整日神思恍惚的陈逸凝几乎全然不知。

舒美英、王兰和单言还特意编了些理由,比如:

“我要出去办点事。”

“孩子闹着来找欣迎、乐迎玩。”

硬是把家里的娃娃轮番塞给她照看。

一个人带五个孩子,陈逸凝被折腾得更加头晕脑胀,根本无暇他顾。

她只是觉得,大家最近似乎都特别忙,全都早出晚归的。

终于到了画展开幕这天。

舒美英来到陶家,看着依旧有些萎靡的陈逸凝,神秘兮兮地说:“别老闷在家里了,走,跟我出去透透气,我带你去看个好东西。”

第39章

陈逸凝揉了揉发酸的脖颈,脸上写满了疲惫,本能地摇头推拒:“不了不了,家里还有俩孩子要看着呢,实在走不开。”

一旁的姜禾立刻接过话头:“妈,您就放心去吧,孩子有我呢。您这几天太累了,正好跟舒姨出去透透气。”

说着,她轻轻将婆婆往门外推了推。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