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爷放心!环儿定不负您所望,五年之后,必以解元之名,光耀门楣!”
四周众人原本的惊愕此时化作了惊叹,对贾环这股子决然的气势,不禁暗暗称奇。
贾玌满意地点头,突然从腰间解下一块通体莹白的玉佩,递给贾环:
这是皇上御赐的文心佩,今日赠你。望你牢记文以载道四字真言。
玉佩在烛光下流转着温润的光泽,正面刻着文心二字,背面则是御笔亲题的文以载道。
贾环双手接过,如获至宝,指尖都在微微颤抖:这。。。这太贵重了
拿着。贾玌不容拒绝地说,你配得上。
四个字,重若千钧。
贾环再也控制不住,泪水夺眶而出。
他珍而重之地将玉佩贴身收好,再次深深一揖:环弟定当勤学苦读,绝不辜负二哥厚望!
这一幕落在众人眼中,反应各异。
贾政则怔怔地望着两个儿子,眼中神色复杂难明;
而缩在角落的贾宝玉,望着贾环与贾玌亲密无间的样子,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不知是羡慕,还是释然!?
贾玌满意地点点头,目光扫过厅内一众贾府子弟,脸上笑意更浓。
他大步走向站在一旁的贾琮、贾蓉和贾蔷三人,在他们每人肩上重重捶了一拳。
好样的,小子们!贾玌的声音洪亮有力,你们在军中表现不俗,没给贾家丢脸!
贾琮挺直腰板,眼中闪着激动的光芒:全靠国公爷栽培!
贾蓉则笑嘻嘻地摸了摸被捶的肩膀:国公爷这一拳,可比边关的箭矢还重三分!
众人闻言哄笑起来,气氛顿时轻松不少。
贾玌笑骂一句:贫嘴!随即转向站在最后的贾蔷,蔷哥儿,你这随军主簿做得不错,深得我心!
贾蔷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不过是些微末功劳,跟三叔、大哥比,不值一提
贾玌摆了摆手,神色认真:
“功劳不论大小,只要尽心尽力,便是值得称赞。你在军中负责主簿一职,文书往来、粮草调度等事务繁杂琐碎,却被你打理得井井有条,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况且,行军打仗,后方的稳定至关重要,你这功劳,丝毫不比冲锋陷阵的将士们小。”
贾蔷听了,心中满是感动,眼眶微微泛红,抱拳恭敬道:
“多谢国公爷夸赞,蔷哥儿铭记于心。日后定当更加努力,为贾家效力!”
说完,他的目光落在站在最边上、年纪最小的贾兰身上。
这孩子才十一岁的年纪,却已经显露出不凡的气质。
一身国子监监生的装束,腰背挺得笔直,眼神清亮有神,与当年那个怯生生的孩童判若两人。
兰哥儿。贾玌的声音带着几分欣慰,过来。
贾兰闻声上前,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见过国公爷。
贾玌仔细打量着这个侄子,眼中流露出赞赏:听说你在国子监月考中,连续三次名列前茅?
回国公爷的话,贾兰声音沉稳,都是托您的福,若非您举荐,兰儿哪有这般进学的机会。
贾玌赞许地点头:好一个虎父无犬子!你父亲当年在世,也是这般出类拔萃。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郑重,你要记住,你身上流着珠大哥的血,莫要辜负了他的威名。
贾兰听到提及亡父,眼圈微微一红,但很快又挺直了腰板:兰儿定不负父亲威名,更不负国公爷栽培。
贾玌笑着拍了拍贾兰的肩膀,示意他放宽心:说起来有意思,此前兰哥儿还是环弟的榜样呢。
贾环不好意思地挠头:二哥,这事就别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