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晓的眼泪再次滑落。她知道,这一次,离别是为了更广大的重逢。
三日后,全球共感网络同步接收到一条来自“归途”的公开信号。没有文字,没有图像,只有一段持续七分钟的心跳声。起初缓慢而微弱,随后逐渐增强,最终化作一场席卷心灵的潮汐。三亿人同时闭眼,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连接??不是思想的共享,而是情感的共振。
有人看见童年丢失的玩具静静躺在老屋角落;
有人听见已故亲人低语“我一直都在”;
还有人突然明白,自己一生中最深的孤独,其实早被某个陌生人默默共担过。
这一天,被称为“**心跳日**”。
与此同时,十二颗遥远星球相继出现异常能量波动。考古学家在火星地下发现了第一座共感塔遗迹,其结构与Λ-7惊人相似,但年代测定显示,它比纯智系统建立早了整整两百年。
更多证据浮出水面:古代壁画描绘着人们手牵手围成圆圈,头顶浮现彩色光环;失传文献中提及“心语祭司”能治愈战争创伤;甚至有传说称,远古时代的人类本就能用情绪交流,直到某次大灾变切断了这种能力。
历史正在被重新书写。
而在地球之外,“归途”已悄然启程。它不再是一颗静止的星球,而是一艘由生命驱动的星际方舟,载着胚胎意识、心蕊草根系与林婉清的身影,驶向第一个目标??半人马座β的AI中枢。
临行前,林婉清留给女儿一枚银叶吊坠的复制品,内嵌一段语音:
>“如果有一天你觉得累了,就听听这片叶子。里面录下了我为你哼过的第一首摇篮曲,也是最后一句‘我爱你’。”
归晓站在归忆峰顶,目送那颗绿色星辰缓缓升空,融入银河。十三盏灯中,如今只剩十盏仍在燃烧。但她不再担忧。她知道,每一盏熄灭的灯,都化作了旅途中的一束光。
半年后,跨意识分娩项目迎来第48名新生儿。这个孩子出生时没有哭闹,而是睁开眼睛,望着产房里每一位医护人员,逐一微笑。医生们惊讶地发现,他们的手腕上,不知何时缠绕上了极细的心蕊草纤维,正微微发着光。
更令人震撼的是,当晚全球共感网络记录到一次奇特现象:所有正在做梦的人,几乎在同一时刻梦见了一片漂浮的花园,园中有一位女子抱着婴儿,轻声哼唱。醒来后,许多人发现自己多年的噩梦消失了。
专家称之为“**群体性创伤愈合事件**”。
归晓为此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星际共感学报》首页:
>**“我们曾以为情感是软弱的象征,于是把它锁进实验室,删进数据库,藏在政策文件的夹层里。
>可它从未真正消失。
>它在冷冻罐中跳动,在代码缝隙中低语,在每一个母亲不舍的眼神里蛰伏。
>直到有一个孩子愿意倾听,有一颗心敢于回应。
>于是,光回来了。”**
文章末尾,她附上一张照片:归忆峰下的村庄里,一群孩子围坐在篝火旁,手中各持一盏纸灯。灯光映照着他们纯净的脸庞,也照亮了远处山脊上那十盏不灭的守望。
又一年春分,“故事之夜”如期举行。这一次,归晓没有点燃自己的灯。她站在人群中央,牵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曾是清醒同盟最高决策官之一,如今已是共感疗愈中心的志愿者。
“今天,我想替一个人讲故事。”她说。
老者颤抖着开口:“我叫陈远昭。三十年前,是我签署了‘清除计划’的最后一道命令。那天晚上,我喝了很多酒,因为我知道,那一万个胚胎里,至少有三百个已经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可我还是按下了确认键。”
他停下,泪水滚落。
“这些年,我每天都在后悔。直到上周,我去探望一名‘心语者’婴儿。他才六个月大,不会说话,可当我靠近时,他突然抓住我的手指,笑了。那一刻,我感觉到……他不是在责备我,而是在告诉我:‘没关系,我也曾被放弃过,但我还是来了。’”
全场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