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北宋小户女奋斗日常林云免费阅 > 10第 10 章 王教习(第3页)

10第 10 章 王教习(第3页)

一次,偏了;两次,线头散开;第三次,终于穿了进去。

她悄悄松了口气,抹了把额角不存在的汗。

整整两个时辰,众人在劈线、穿针、再劈线的枯燥重复中度过。王教习缓步巡视,时而指点一二,话语依旧不多,总能切中要害。唐照环渐渐摸到了些门道,虽远不如福妞熟练,也劈出了勉强能用的三十二分细丝。

放课的钟声敲响。唐照环收拾好自己的小针线包,立刻跑向西跨院寻琼姐。

琼姐正等在院门口,眼里闪着疲惫却满足的光彩。

“琼姐姐,那吴教习凶不凶?课难不难?”唐照环拉住她的手,急切地问。

琼姐下意识揉了揉自己的衣角,小声道:“吴教习看着严厉,说话也硬邦邦,教得极细。针怎么起,怎么落,力道如何,线怎么藏头都讲得清清楚楚。

确实难,比我在家绣的那些花样难多了,针法多了好几样,我听得晕乎乎的,手也笨……”

“不怕。这才第一天呢,琼姐姐你底子好,肯定能学会。”唐照环一副要替姐姐出头的小老虎模样,“你只管专心学,要是班上有人欺负你,或者笑话你,你一定告诉我,我去找她理论。”

琼姐被她逗得抿嘴一笑:“没有,吴教习很有威严,大家都不敢吵闹。只是我坐在那里,看别人都比我强,心里慌……”

“慌什么,咱是来学本事的,又不是来比高低的,学到就是赚到。”唐照环给她打气,“走,回家吃饭,吃饱了才有力气拿针。”

日子在穿针引线,辨识丝理和练习针法中飞逝。

白日上午,姐妹俩各自在课室苦练。下午,挤在自家院子角落互相交流心得。晚上有空了,还要跑去唐鸿音的后院,教会他从唐家里寻来的其他可靠亲戚,如何用立织绫机织出细密的平纹绢和纱。做为酬劳,唐鸿音除了出两人的学费和工具钱,也包下了唐照环一家的吃食。

唐照环识字多,对王教习讲的构图配色理解得快,掰开了揉碎了讲给琼姐听。琼姐手上功夫扎实,指点唐照环如何拿针更稳,如何劈线更匀。

转眼便是第九日。

课毕,众人正欲收拾东西,王教习示意大家安静。

“明日,你们入坊已足十日。按坊规,将行首次考校。”

众人心立刻提了起来,坐直了身体。

“考校内容是,自明日起,放假三日。三日内,每人需独自完成一件女子贴身小衣。形制不拘,或抹胸,或主腰,皆可。唯有一则,其上须有绣花点缀。绣样大小、内容和颜色,自定。”

“啊?”底下响起一片惊呼。做小衣?还要带绣花?三天?

王教习忽略惊讶声,继续:“此物一针一线,必须由你们亲手缝绣,不得假手他人,亦不得用坊中或家中现成之物充数。三日后辰时,携成品于此查验。”

“莫要存侥幸之心。每人手上功夫深浅,针迹如何,力道怎样,我皆心中有数。若有成品的针脚绣工,远超出平日水准。”她目光如炬,在几个平日爱耍小聪明的娘子脸上掠过,“或者针法构图,非十日所学能企及,我一眼便可识破,立判其考校不合格!”

最后三个字,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王教习不再多言,留下满室心思各异的学徒,转身离去。

唐照环坐在后排,不得不佩服王教习的出题水平。

独自完成一件带绣花的小衣,针脚绣工还不能超出自己目前水平。这不仅考手上功夫,还考对自身能力的清醒认识。为了防止他人代劳,利用女孩的羞耻心,刻意选了贴身小衣。

好高明的考题。

放了课,她本想找琼姐一起回家,没想到进阶班的考校居然一大早就开始了,没做完不许走。

她只好跟琼姐比了个加油,揣着满腹的考校题目,脚步匆匆先回家。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