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北宋小户女奋斗日常TXT > 7第 7 章 夏税(第1页)

7第 7 章 夏税(第1页)

唐照环没吭声,她总不能说,苏东坡虽然厉害,但性格太耿直,在官场上得罪人太多,新旧两党都不待见他,最高也就做到尚书,离宰相还远,很快就被贬官了。她含糊地嗯了一声,结束了话题。

琼姐看着画集上清秀的字迹,又看看唐照环侃侃而谈的样子,羡慕道:“二叔果然会教人。妹妹如今懂得这样多,明明几年前还是跟我一般,只会写自己的名字而已。”

唐照环吐吐舌头,她为了不让人发现自己穿越端倪,装小白装了好久:“姐姐如果也想识字倒也简单,不如我来教你吧。”

“会不会太麻烦你了?”琼姐担忧地问道。

唐照环摇头:“爹爹说过,如能把先生教过的内容用不同的方式重复出来,才能真正明白其义。姐姐要是过意不去,就教授我女红好了。”

琼姐看着她真诚的笑脸,使力点头道:“那是自然,多谢妹妹了。”

溪娘的声音从窗外传来:“环儿,来帮忙。”

“就这么说定了。”唐照环小跑出门。

溪娘坐在院子墙角阴影处,面前摆了个小凳子,上面是她昨日在布料店豪掷四百文得来的软缎丝帕和十几色绣线。

她拿起一缕极细的绣线,用指甲劈开:“趁日头好,过来帮娘劈劈线。这手啊,真是一年不如一年嫩了。年轻那会儿,一天能劈出绣一大幅屏风的线。如今做点饭食,洗几件衣裳,再碰这精细活,就得格外当心,一个不留神就勾花了。”

唐照环学溪娘的样子,用小指甲的尖端将她递过来的绣线分出更细的一股:“娘的手哪里老。”

“这帕子得尽快绣好。小二说了,好绣工配上好料子好丝线,他能出五百文收。咱们得赶在夏税之前,多攒下些钱粮。”溪娘笑了笑,没接女儿的话茬,“绣个小花就行,但要精细。绣完了赶紧送回店里去,不能耽搁。这丝缎娇贵,在咱们手里放久了,万一不小心磨花蹭脏了,店里不收或是扣钱,那可就白忙活一场了。”

夏税。这两个字像小锤子敲在唐照环心上。

她装作不经意地提起:“娘,昨天那个理事的说,五月夏税要全用绢抵税。我记得绢价平时卖一贯二,官府收税时只按四百文一匹收?”

“嗯,是有这话。绢帛轻便好运输,比铜钱更得官府的喜欢。”溪娘手上动作不停,眉头蹙起,“官府收税,向来如此,吃亏的总是咱们小民。”

唐照环家里没有织机,往年得想法子买绢,或是高价请有织机的人家代织,所以溪娘才这么急。

唐照环心里的小算盘开始噼啪作响。她抬起头,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溪娘:“我记得二爷爷家有织机呀,咱们能不能去借来用用?趁着夏税还早,织几匹绢出来,比买绢划算,说不定还能多织点卖钱呢。”

谁知溪娘听了,劈线的手猛地一顿,脸色严肃了几分:“快别提这个话头,且不说主家也要用织机,就算闲置着,也万万开不得这个口。这里头还牵扯你十二叔的一桩糟心往事,心里头还窝火呢。”

唐照环的好奇心彻底被勾了起来:“十二叔是谁?他怎么了?”

溪娘叹了口气,放下手中的丝线,回忆道:“你十二叔唐鸿音,今年才十六,比你爹小一轮。那孩子,打小就脑子活络,爱琢磨些商贾营生。去年,也不知他从哪里踅摸来一台二手的立织绫机,想学人家开个小作坊,听说比寻常织机更快更省力,能织出好料子来。”

“这是好事呀。”唐照环不解。

“好事?”溪娘苦笑摇头,“开头是挺好。他花了不少钱把那织机弄回来,也请了懂行的师傅看过。可没曾想,那织机最要紧的部件,叫什么‘综片’的,磨损得厉害,织出来的绢布总是出岔子,不是跳线就是断纹,根本出不了好货。”

“找人修啊?或者换新?”唐照环追问。

“谈何容易。”溪娘道,“立织绫机本就稀罕,懂它门道的匠人少之又少,工钱贵得吓人。更糟心的是,要正经用织机织绸缎贩卖,还得去官府办个什么机织许可。那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还要打点。你十二叔一个半大孩子,哪里应付得了这些。”

唐照环听得眉头紧锁,这唐鸿音也算个有想法的,可惜时运不济啊。

“机器没修好,许可又没办下来,等于花大价钱买了个废疙瘩回家。你二爷爷气得够呛,差点把你十二叔腿打断。那织机就一直扔在后院空屋里,再没人动过。”

太坎坷了,从雄心勃勃创业到血本无归,古代版创业悲剧。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