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朔听到赵赫的回答,不由一笑。
其实,赵朔麾下人才济济,岂能看不出来,宋国遣使劝赵朔称帝,是不怀好意,要挑拨离间?
只是他们认为,和这件事比起来,还是讨论赵朔是否应该立即称帝更为妥当。
倒是赵赫身为储君,地位更高,也看得更为清楚一些。
赵朔拥有如今的实力,想什么时候称帝,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根本就不需要着急。
倒是宋国,如此积极介入蒙古内部事务,此风断不可涨。
今日宋国敢劝进赵朔,来日就不敢劝进赵赫?
甚至劝进赵赫的其他兄弟?挑拨赵朔内部的纷争?
而且,赵朔称帝,什么时候需要宋国支持了?以赵朔如今的实力,他要称帝,既不需要宋国的支持,也不在意宋国的反对!宋国,只能乖乖接受而已!
赵朔继续道:“我称不称帝,与宋国何干?说到底,宋国不过是想挑拨我和蒙古朝廷开战,借机取利而已,其心可诛!赫儿!”
“在!”
“你以为,该如何处置这位宋国使者呢?”赵朔随手一抬,睨眸指向宣缯道。
赵赫神色如常,道:“应推出午门,腰斩示众,以儆效尤!”
“很好!”
赵朔点点头。
他对赵赫的杀伐果断很满意。
自古开国之君,最发愁的是继承人的问题。
开国之君都是一代雄主,凭着一刀一枪杀出来的江山社稷,没有半分优柔寡断和妇人之仁。
但是,第二代长于深宫妇人之手,又免不了受名儒影响,就远不如第一代杀伐果断了,甚至是纯纯的废物。
赵赫小时候虽然文事是陆子布教导地多,但是同时受了阿尔塔纳这个纯粹的蒙古大将的教导,以及赵朔的影响。
长大后,又在八旗军中历练多年,见惯了战争和杀戮,没那么多优柔寡断和毫无必要的仁慈。
当即,赵朔高声道:“来人啊!”
“在!”
“按照世子说的办!”
“是!”
自有殿前武士上前,拖了宣缯就走。
“大王!你不能啊!”
“两国交兵,尚且不斩来使,何况我只是一个劝进的使者呢?”
“大王早晚是要做天子的,难道就不怕有伤您的令名吗?”
“外臣知错了!我再也不敢了,宋国也再不敢了啊!”
“求求您,饶了我这一回吧!”
……
事到如今,宣缯真是悔得肠子都青了。
宋国人都认为,劝进赵朔是个美差。此举虽然有挑拨蒙古内战之嫌,但是赵朔难道就不想当皇帝?
他手下那些人就不想赵朔称帝?
即便赵朔不同意,也会领宋国乃至于使者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