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出这种题。”
他抬起头,目光投向太子,眼底隐隐出现不满。
太子闻言,立马回话:“前些日子,儿臣同几位大人合计一番,南方红衣军以下犯上,北蛮不讲信义对我边境子民烧杀抢掠,朝中大臣苦于没有良策,我等便以此出题,看能不能从殿试中得到良策。”
“呵”
收回目光,建安帝先是冷笑一声,接着道:“朝堂上那群人,一个个只顾着保住自己的地位和财富,哪会管南方叛乱,北蛮进犯。”
说到此处,建安帝停了停,最后对太子道:“太子,你身为储君需得有自己的想法,莫要被下头的官员带偏。需谨记这天下是我大乾皇室的,你所做的一切都要有利于维持我大乾的统治。”
建安帝话语意味不明。
太子低首恭敬回道:“儿臣谨遵
,
策问和诗赋郑颢都有答题的思绪,但是策问答题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郑颢先写策问。
从治国方略,经济民生到军事国防,他气息沉稳,一一落笔,期间没有半点停顿,在其他贡士小心翼翼担忧写错字时,他行云流水,将自己所思所想都写上去,其字跃然纸上,形神兼具,清隽不失规矩,规矩却不死板。
每每写完一道策问后,郑颢便会将纸张放到空位晾干墨迹,接着继续写下一道策问。
当答完三道策问后,殿试时间已过去大半,郑颢没有停歇,手腕一转,接着作诗写赋。
当所有试题答完后,郑颢放下毛笔,端坐在原位。
一盏茶后。
主持殿试的官员沉声道:“殿试结束,所有人停笔!”
传胪大典
【上章内容已补完,没有看的宝宝可以回去看哦!】
官员话落后,一众贡士立马停笔坐在原位。
他们双手放在身体两侧,桌案上的试题由专门的官员上前收卷。
殿试结束后,众位贡士仍需停留在皇宫。
因为他们的试题需要官员和建安帝评阅后,当天得出成绩,所以,一群侍卫走进太和殿将所有桌案撤下,而郑颢一众贡士则由专门的官员上前,将他们引领到偏殿,静等殿试成绩出来。
跟随带路的官员,郑颢一行人来到太和殿的偏殿。
众人皆是第一次入宫面见圣颜面,加上不知自己成绩如何,所以即便让他们休息,未免出现差错,众位贡士仍旧谨慎地站在原位置,保持两列整齐的队形,不言不语保持安静,几乎没有动弹过。
所有的考卷收上来后,六部尚书和其他阅卷的官员开始评阅起卷子。
因为时间有限,他们在每张卷子上停留的时间并不长,所以,很快一张又一张卷子在评卷的官员面前略过,这些由贡士们辛辛苦苦写了半个白日的卷子,便这样被评卷的官员们分成三六九等。
忽然,在一片悉悉索索,只有纸张翻动的声音中,礼部尚书开口道:“这张卷子的诗赋不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