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里很多人都吃过沈清月当年亲自调的麻辣烫生包,对麻辣烫认知的就高。
但是其他县里连麻辣烫是什么都不知道,去哪儿卖都能火啊。
于是更多人把目光盯住了其他县里。
麻辣烫一带动,等沈清月的袋装保质期长的麻辣烫铺货过去的时候,立刻就被疯抢。
现在工厂那边加班加点的生产。
连民营食品厂的厂长都坐不住了。特意来思云县找沈清月和贺政晨。
为的是入股的事儿,他们的设备和生产技术都是最牛的。
但是口味一直没找到合适的,现在捞汁海鲜的罐装和袋装麻辣烫供不应求,一下子让他们重新认识了这俩年轻人。
现在一天生产五万包都不够卖,现在摆在面前的就两条路,要么三班倒的生产,数量还能多一倍,要么增加生产线。
厂长就是为这第二件事儿来的!
上一次见到沈清月他们,他是决策者,最后的结果成或不成都在他一念之间。
但是这才短短一个礼拜时间不到。他们的地位一下子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上次,贺政晨临走的时候让他们帮忙代理推广。
能拿到优惠价,好几个副主任把产品寄给了以前的老同事老朋友,结果对方一吃就决定要货。
但是迟迟生产不出来。
以前的老同事们还以为这是他们改头换面研发的新产品,还一个个发来贺电。
厂长心里苦不堪言。
现在大伙儿纷纷恭喜他们也没办法澄清。就这么误会着,反倒是误会出了一个想法。
长里去了沈清月这一条生产线,还剩下两条生产线,不如他带着这两条生产线入股,大家一起干,做大做强。
到时候沈清月有产品,他们有人脉,一起推向更远的地方。
捡大漏
不过,这些都是厂长的一厢情愿,他跟沈清月现在地位调换了个位置。
能不能成还不一定呢。
[§
,边的出了产品,都算上的话……
厂长道:“最多可以给您们百分之三十的股份。”
厂里占了百分之七十。
这样模拟下来其实让利不小。因为厂是按照整体算的。
厂长话音一落,本以为能听到两个人欣喜若狂的声音。谁知道这俩人都没什么表情。
厂长的心里一下子七上八下了起来。
差点忘了,他面前的这两个年轻人不是普通的年轻人。
沈清月看了贺政晨一眼,对于跟厂里打交道,是她不擅长的领域。
沈清月也不知道为什么,明明跟贺政晨相处的时间不长,但就是很信任他。
他身上真的莫名有一种能搞定一切的感觉!
贺政晨跟沈清月对视了一眼,就好似有了默契,随后跟厂长道:“可是,我们现在的利润就很可观,产能问题的话,可以招人专门上晚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