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上旬过完,采薇带妇人们育的苗也出来了,挑了一个下小雨的天,家家户户出了一个人到地里。
前面人抓粪撒粪,中间人栽巴掌大的苗,后面人喷辣蓼草汁,再后面人插棍子。
长长的荒地坝像采链条一样,一人干一样跟在后面,栽苗不像点豆子快,而且只在荒地上栽。
全村腿脚不便的妇人老人,总共栽了七天才结束,结束了东家的地,她们跟着栽的,自然也是依葫芦画瓢的种着。
一时间整个豆庄竟没有了闲人,不管男女老少有房子没房子的,全都蹲在菜地屋前后,手指插地舀水栽苗,不知道为啥种,但是莫名的知道种了就是希望。
豆庄一阵栽苗风吹过了,又是男女老少最后一次下田捉虫,也没忙到多久,十月份佟父看沉甸甸的稻头差不多了。
一挥手大声说道,“割禾!”
庆和带人去何坡村设点割,吉和带人从豆庄开始割,半碗村则是交给了油勺子负责。
徐仲林跟彭顺和带妇人们在家晒稻脱粒,豆庄出现了忙碌的大丰收景象。
每天脱粒好的稻灌出来,佟父亲自赶车给送去府城吉祥巷子,豆庄是一点都不敢停留的,拉走对外宣称给粮税。
牲口多干活的人也多,豆庄的田前后忙活了二十三四天结束了,然后就是齐心协力的忙庄户们的田,庄户的田少仅仅忙了五六天就完事。
剩下便是犁田翻晒的事情,这些活都是交给彭顺和忙的,徐仲林的主力是盯着纸坊子,还有每天熬油研磨料子。
……
“黄阿兄你放心的回去吧!家里忙好了再过来都没事,”徐仲林不在意的对黄大郎安抚道。
黄大郎则是有些羞愧难当,他来这里陆陆续续回去两三趟了,不回去不行呀!家里娘老子指望不上忙秋收,“我回家忙几天马上就……”
“真没事的黄阿兄,不仅你回去忙秋收,我三哥他们也要回去忙秋收,这是你们来干活的工钱,”徐仲林递给了黄大郎两串钱。
“这么多……?我不要工钱……”黄大郎看钱
,次都没出过南林河的位置,每日天不亮进坊子忙,吃饭潘娘子送,天黑睡在坊子设的房间,算是吃住一体包了。
“走了?”芦苇看进屋的徐仲林问道。
“走了,工钱也发给他们了,”徐仲林小声的说道。
“你明天早晨送一次印色,拿到钱就去看看情况,”芦苇没头没脑的说道。
“好!”徐仲林温声应好。
芦苇忙了大半天出屋,走到灰池跟前蹲下拿墨看。
“如何?”潘瘸子见了上前询问。
“不错!庄子上又来了不少人,瘸子叔没事多挑挑孩子进来学,豆庄现在需要钱,”芦苇想了一下歪头跟潘瘸子说。
潘瘸子默了一会,“你需要多少人进来学?”
“最少二十个,然后我需要两个特别机灵可靠的,学我现在做的东西,我跟仲林不能总待在屋里做这东西,偌大的豆庄都是事,”芦苇的目光看着虎子说完。
“虎子不行,你亲阿弟你想过让他学……”
“没想过的,我阿爹想让他老老实实学木匠活,瘸子叔就放心大胆的挑孩子吧!做我手里的活得四个人,”芦苇无奈的笑了笑。
“那我晓得了,回头我会仔细寻摸挑人的,”潘瘸子也没追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