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暗影中的李再安,能够清晰把握住乌比拉坦和卡西诺斯两个人的心态。
乌比拉坦这个人有点胆小,他担忧这次行动会带来的严重后果。
这种人只能偶尔利用一两次,绝不能让他了解太多的东西。
至于卡西诺斯,这家伙就胆子大的多,也更加的贪婪。
对这种腐败官僚,可以多加利用,同时不妨多给他一些好处,把他捧到更高的位置上。
因为他为了得到金钱和权力,会变成一条听话的狗。
何塞的授权将是一场流血冲突的导火索,圣保罗的犯罪率一直高企不下、罪犯猖獗,同时,警察的队伍中也充斥着大量收黑钱的败类。
这些穿着警服的恶棍们,在没有得到执法授权的情况下,都能屡屡制造出暴力执法的丑闻,而一旦得到了更大的执法权限,天知道他们会搞出什么乱子来。
在李再安前世的记忆中,当年巴西最大的暴力犯罪集团“首都第一司令部”之所以能够出现,其最直接的导火索便是1992年的一场监狱大屠杀。
全副武装的防暴警察,在镇压卡兰迪鲁监狱的暴动中,因为过度使用武力,直接导致一百多名囚犯当场死亡。
在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囚犯都是在放弃抵抗之后被警察枪杀的。
正是这一场震惊全世界的监狱大屠杀,令巴西警方名誉扫地,同时也激怒了数以万计的囚犯,“首都第一司令部”有针对性的袭警行动以此为开端,一直持续了二十余年。
李再安并不在乎前世的历史真相是怎样的,他只知道自己现在需要挑起这样一场充满血腥的暴力冲突,需要让筹划已久的“首都第一司令部”破壳诞生,以一个暴力集团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
这个以刑满释放人员、在押囚犯和越狱逃犯为主的暴力集团,不仅会为他吸引警方的注意力,还能在他今后的一系列行动中,成为最得力的打手。
除此之外,李再安还希望能借这个机会将何塞赶下台,他已经不能忍受一个整天盯着自己,想方设法、不择手段要将自己送进监狱的警察局长,继续留在圣保罗了。
乌比拉坦心里还在忐忑不安的时候,李再安已经站了起来,背靠着车厢壁摆了摆手,漫不经心的说了一句:“既然准备好了,那就去做事吧。记住,你要是不想做,还有很多人愿意替你去做。”
乌比拉坦闻言打了个冷颤,抬头试图看看李再安脸上的表情,却发现他的面孔恰好被阴影遮住,根本看不清楚。
乌比拉坦脖颈僵硬的转过头来,看向另一边,却正好迎上卡西诺斯凶狠的目光。
乌比拉坦知道眼前的形势已经容不得他退缩了,他心里很清楚队里几十个防暴警察,全部都收了李再安的黑钱。
他要是敢不去做事,副队长就会接替他的位置,而他自己只有死路一条,这份投名状他是必须要交的。
乌比拉坦咬了咬牙,接过卡西诺斯递过来的对讲机,简单的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装备,起身跳出车外。
几分钟之后,他将从里带领着手下的47名防暴队员开赴卡兰迪鲁,镇压数百名囚犯发起的骚乱。
想靠几十名警察镇压几百名穷凶极恶的囚犯,自然免不了要采取非常规的手段,另外,对峙的局面也必然无比紧张。
在那种情况下,有人擦枪走火,甚至在持续紧张的状态下连续开枪杀人也是正常的──一切都是为了阻止犯罪,乌比拉坦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了。
卡兰迪鲁监狱是李再安的控制最牢固的监狱,即将宣布正式成立的“首都第一司令部”也是以这里为中心的。
在这所监狱里,有同李再安共过患难的狱友,也有受过他恩惠的囚犯。
因而,在策划骚乱的时候,几乎没有人会相信自己将会死在这个注定要流血的夜里,这其中就包括了李再安当初同监号的狱友何塞·巴蒙德。
何塞·巴蒙德虽然是个穷凶极恶的罪犯,但他的野心太大了,总认为自己是李再安的“患难兄弟”,地位是和李再安平起平坐的,应该共同掌握组织的大权。
可是,他没有想清楚一个问题:李再安这种枭雄式的人物,并不需要一群所谓的“兄弟”分享权力。
而是需要一群能被金钱收买的,同时听从命令、不怕死的罪犯,站在前台充当他的牵线木偶。
何塞·巴蒙德是个有野心的人,他不想做个有名无实的傀儡,一直在监狱内暗中培养着自己的势力,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取代李再安,成为组织的首领。
他以为自己做的很隐秘,李再安不会察觉到他搞的小动作,甚至以为即便是李再安知道了,也不敢拿他怎么样。
但是很可惜的是,他完全猜错了,李再安比他想象中的更加精明。
对于侵蚀自己权力的任何人、任何行为,李再安都不能容忍。
所以,何塞·巴蒙德必须死──幸运的是,他的死并不毫无价值的。
至少,他能用自己的鲜血,为李再安的计划添上一抹不算很浓厚的亮彩。
乌比拉坦率领的47名防暴队员,在凌晨三点四十五分抵达卡兰迪鲁监狱,并迅速与固守外围监区的二十余名狱警汇合。
这些防暴队员们可谓是武装到牙齿:冲锋枪、警用散弹枪、手枪、催泪弹、震撼弹、防暴头盔和轻型防弹背心。
防暴警察们撞开监狱大门之后,乌比拉坦端着MP5冲锋枪,带着手下的防暴队员按照战斗队形前进,朝着暴徒们快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