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何塞·希伦的命令,罗布雷多感到非常不满──当然,这可能也是他为自己的背叛寻找的借口。
长期反黑缉毒的经验表明,在这个时候对李再安这类人实施抓捕没有任何意义,正常的司法程序很难在腐败丛生的情况下对这个大毒枭构成任何威胁。
巴西是个法治国家,要想将一个人送进监狱,需要走完一套繁琐的司法程序,警方必须首先证明抓捕到的嫌犯有罪,要有一个完整的证据链。
在这个证据链中,必须有人证、有物证,而类似李再安这样的大毒枭,却能够轻而易举的毁灭掉警方所掌握的证据。
当然,最要命的一点是,巴西的律法惩罚措施中没有死刑,即便是警方将李再安抓获了,法庭也判定他有罪了,他所要面对的最坏结局也不过就是到监狱里呆着去。
罗布雷多很清楚,这段时间以来,李再安的触手早已伸进了圣保罗州的大部分监狱里,他在任何一所监狱内都能继续操控莫里奥组织的行动,监狱的围墙对他来说形同虚设。
到了那个时候,真正要倒霉的人会是谁?
毫无疑问,谁参与了对李再安的抓捕行动,谁就要面对他的血腥报复,在巴西缉毒史上,无数富有正义感的警官都是这么死的,罗布雷多不想步他们的后尘,因为那没有任何意义。
正是带着这样一种近乎于自我安慰般的不满情绪,罗布雷多在特别行动小组的部署会议结束之后,甫一离开警局便拨通了李再安的行动电话……
凌晨的三点半钟,距离着第一缕晨曦的降临还有一段时间。
四野无人的一片旷野,六七辆面包车亮着大灯,静静的停在半人高的草丛里,用来照明的除了这些汽车大灯之外就只有十几把手电筒了。
面无表情的李再安坐在车里,这会儿正在接电话。
半开的车窗外有人影晃动,棍棒击打肉体时发出的闷响,以及人垂死时发出的呻吟声不绝于耳……
“勒克洛斯。”李再安的电话很快便收了线,他扭头朝车窗外喊了一声。
“先生。”束手站在车门边的勒克洛斯弯腰道。
“查一个人出来。”李再安把移动电话递给他,同时说道,“应该是咱们组织内的人,三十岁左右,喜欢用古龙水,而且喷的味道很浓,没有参加今天晚上的行动。”
等他这番话说完了,勒克洛斯又弯着腰等了一会儿,见他没有更多的信息补充了,才点头道:“好的先生,我马上查。”
李再安抿嘴笑了笑,笑容很冷,冷的掉冰渣。
电话正是罗布雷多打来的,何塞·希伦终于坐不住了,准备在这个时候对他采取行动了,这样也好,有警方的势力介入这次争端,圣保罗今后一段时间估计会更加热闹。
与所有的毒枭一样,李再安并不害怕警察,他最害怕的还是那些做事同样不择手段的同行们。
细数一下国际缉毒史,真正死在警察手里或是接受了法律惩处的毒枭,远没有死在同行手里的毒枭数量多,如果按比例计算的话,恐怕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更多的时候,警方只是在为“退休”的毒枭们提供下半生的安全保障,这并不是一句玩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