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布伦特预估的那样,“努埃纳迪亚河口镇突袭行动”的成果首先由哥伦比亚国家通讯社发出。
随后,仅仅半天不到的时间,各国派驻在波哥大的记者站,纷纷向哥伦比亚政府的新闻机构发出了前往努埃纳迪亚镇实地采访的申请。
不过,努埃纳迪亚镇毕竟是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的活动区域,而且在当天的早些时候,该支反政府武装也透过特定的渠道,宣布了将采取报复行动的声明。
因此哥伦比亚方面驳回了大部分的采访申请,而是仅仅安排了两架军用直升机搭载了一个代表性质的记者采访团奔赴努埃纳迪亚。
李再安记忆中在前世曾经发生的一幕再次上演,为了防止游击队和武装毒贩陆续发起反扑行动,布伦特在得到美方和波哥大的许可之后,将收缴的惊人数量的毒品就地销毁。
数十吨可卡因被倾倒进了缓缓南流的亚马逊河,使得数公里长的河段被染成一片浊白。
来自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记者从空中拍下了销毁毒品时的盛况,那翻腾着白色水花的长河与岸上26个大麻焚烧点冒起的滚滚浓烟,无不印证着哥伦比亚总统加维里亚,在电视讲话中所说的那段慷慨陈词:“经过四年时间的艰苦奋战,到了今天,哥伦比亚人民向毒品罪犯们发起的战争,终于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当然,毒品战争究竟是不是在这个时候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恐怕还没有几个人能说的清楚,而对于李再安来说,他却知道这一切不过是一场闹剧罢了。
因为就在大批国际媒体争相报道,努埃纳迪亚河口镇突袭行动所取得的成果的时候。
他已经悄无声息的离开帕克阿,返回到帕斯托了,在那里,他将会做短暂的停留,与哥伦比亚、墨西哥以及尼日利亚,三个国家的大毒枭们敲定此后两个月的毒品输送计划。
努埃纳迪亚镇的突袭行动催发了国际缉毒力量的信心,但同时也催生了另一条国际性的贩毒通道。
而帕斯托的这场秘密聚会,则确定了可卡因与海洛因的双向流通机制。
由哥伦比亚境内生产的可卡因,将由掌握在李再安手里的“亚马逊河快递通道”南下,经玛瑙斯折流北上,由“尼日利亚快递”集团输送到法属圭亚那的卡宴港出海,在布里奇顿港分流。
一部分毒品经由墨西哥湾,运抵尤卡坦半岛的坎佩切,进入墨西哥,最终由海湾卡特尔集团接手。
另一部分毒品,则由“尼日利亚快递”集团承销,运往欧洲和南非。
而作为回流的部分,产自亚洲金三角的海洛因,也将有一部分经由这条线路进入哥伦比亚与巴西,乃至于墨西哥。
每一场国际性扫毒行动的大成功,都伴随着国际贩毒市场的供应量的激增,这一原本应该矛盾的规律,随着努埃纳迪亚镇突袭行动的大成功再次上演。
努埃纳迪亚镇突袭行动结束后的两周时间里,随着美军对麦德林地区发起的“猎鼠行动”全面铺开,“亚马逊快递通道”进入了忙碌期。
短短两周时间,经由这条通道进入法属圭亚那的高纯度可卡因便超过了2400磅,以每磅6万美元的交易价计算,就等于是有1。44亿美元的毒品在两周内进入了国际市场。
李再安本人从这部分毒品中,分到了拆扣红利720万美元──无需纳税。
……
李再安不喜欢圣诞节,更不喜欢不下雪、气温总是维持在三十多度的圣诞节,尤其不喜欢气温三十多度还下着倾盆大雨的圣诞节。
坐在行驶中的道奇车里,看着被雨水打花的车窗,他有点后悔,早知道的话,应该早几天去美国的。
不戴墨镜的格雷显得更加英俊,只是圣保罗这个城市对它来说还太过陌生,即便是一条狗,对一个全新的环境也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最糟糕的是,格雷在军队里的时候是作为缉毒犬被训练的,而现如今,它却整天生活在一个到处都充斥着毒品气息的城市里。
几天前离开哥伦比亚的时候,李再安只带回了两件礼物:一件是奥西埃尔送他的一双皮鞋,鞋子是尖头的牛仔钉鞋,鞋后跟上有带马刺的旋转轮,鞋尖上则耸立着一个银质的骷髅头像。
这种鞋子是墨西哥毒贩的最爱,因为它的样式来自于毒贩的保护神,毒枭圣侠马维德。
而另一件礼物,就是布伦特送他的缉毒犬格雷,作为一头刚刚服役三年的军犬,格雷应该是属于美国海军的财产,不过布伦特显然把这份国家财产当成了他自己的。
李再安很喜欢这条充满灵性的德国牧羊犬,回到圣保罗的这几天,每次出门都带着它。
不过遗憾的是,圣保罗的市区内禁止豢养这类恶犬,这是一条地方性的法规。
而幸运的是,李再安只是一个“半守法公民”──与他无关的法律法规他都遵守,与他有关的法律法规他一向都不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