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黑金教父秦川 > 第162章 重返帕克阿(第1页)

第162章 重返帕克阿(第1页)

在帕斯托,李再安停留了两天,就在他准备离开帕斯托前往帕克阿的时候,罗德里格为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经马鲁兰达本人同意,尤其是在有了希尔韦托的加入之后,李再安制定的计划最终获得了通过。

李再安没有参与具体的计划制定,他只是在扮演着一个中间人的角色。

不要小看这个中间人的角色,这让他跳出了圣保罗一隅之地,在南美洲的国际舞台上立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毒品贩售中间人。

当然,对于李再安来说,为海湾卡特尔集团承运四千磅可卡因,也是一次冒险的决定,如果运毒失败,他很可能被美国缉毒局盯上,以后他离开圣保罗出国将不再安全。

为了能够在最大限度上降低风险,他在与奥西埃尔敲定最终交货方案的时候,只承诺将货运抵玛瑙斯。

在那之后,所有的货会分批交给前来玛瑙斯接应的尼日利亚人,再由他们经水路运至法属圭亚那的卡宴港。

同样是在这两天时间里,代表尼日利亚人前来的萨吉尔也颇有收获,通过承诺提供种植栽培技术,以及加工设备和相应的技术,他最终获得了奥西埃尔与罗德里格的许可。

今后一段时间,萨吉尔将陆续的安排人前来哥伦比亚、墨西哥,尝试在两地栽种罂粟,如果这种尝试能够获得成功,萨吉尔所代表的尼日利亚快递集团,不仅能够获得除金三角外的又一个毒品供应源,同时还将获得正式登陆美洲的许可。

李再安此刻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一通骚操作,催生了南美地区毒品王国的内部改变。

如果是在前世,哥伦比亚地区正式引进罂粟,大面积种植的时间还要晚上两年,令国际缉毒警察们头疼不已的“哥伦比亚白”,则应在还要再过几年才会出现。

罂粟在哥伦比亚的种植,不仅仅意味着哥伦比亚的毒品输出,出现了多样性的变化,同时,这也意味着国际贩毒势力出现了联合的趋势。

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的这几年时间里,这个世界可以说是处在剧烈改变的关口上。

冷战的结束,令很多过去被遮掩起来的矛盾,似乎在一夜之间便凸显了出现。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的六四天安门事件、日本经济泡沫破裂、海湾战争、欧洲共同体的筹划、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确立……似乎整个地球都在发生着一些巨变,而作为国际大家庭的一个组成部分,潜藏在世界表层之下的毒品王国,自然也免不了要发生一些内部调整。

美国人对哥伦比亚贩毒势力的打击,可以说是促成美洲贩毒网络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在李再安看来,这个原因只是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

那么催发这个国际毒网络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呢?

李再安思考了一番之后,觉得还是与毒品市场发生变化有关。

千万不要忘了,随着东欧剧变、苏联的解体,一个全新的、令全世界毒贩们倍感振奋的大市场已经出现了。

这个大市场中不仅孕育了名震全球的俄罗斯黑帮,而且也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继美国与西欧之后的全球第三大毒品消费市场。

刚刚从解体以及政治剧变的废墟中爬出来的东欧人、俄罗斯人或许很穷,但幸运的是,他们有的是不怕死的亡命徒,有的是可以用来走私的军火,有的是可以用来拐卖的东欧美女……

而这些东西,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可以同美元现金画上等号的。

……

不过是短短数月的间隔,再一次来到帕克阿的李再安,已经找不到当初那个破落衰败的小镇了。

曾经狭窄的街道,已经被宽阔的水泥公路所取代,到处都是正在施工中的工地。

街边的单层木板房倒是一如过去般的破旧,但这些破旧的木板房也再不是过去的民居了,而是一家家做着各种营生的店铺。

当然,要说经营最多的还是酒吧之类的娱乐场所,而前去消费的,大部分都是从美军基地里出来的大头兵。

李再安这次来帕克阿,是先从帕斯托乘飞机抵达圣何塞之后,再坐车经卡拉马尔、库马雷抵达马卡亚里,最后,再乘船顺沃佩斯河一路南下,辗转两天一夜才过来的。

当他乘坐的渡船停靠在帕克阿码头的时候,提前得到消息的布伦特,已经开着一辆悍马特种作战车咆哮着冲到码头上。

车轮卷甩起的泥泞,甚至溅到了码头边行人身上,但是没有人敢开口抱怨,全都远远的躲开。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