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云侧过头看了他一眼,清凌凌的眼眸里闪过一丝明亮的眸光,米洛还没来得及分辨,下一秒便看到少年对他浅浅笑了一下,然后利落地拉下护目镜,头也不回地滑了出去。
米洛目光怔然地追随少年滑雪的背影,还沉浸在刚刚那抹干净而锐气的浅笑中没回过神来,然而视线忽地错开,却对上一道冷冽而犀利的目光。
是单弈雪,正用一种“你这只猪还胆敢拱我家白菜”的警告眼神死死盯着米洛。
米洛愣了一下,知道单弈雪是江云的教练,却依旧毫不在意地朝他弯眸一笑,略带审视的目光继续落在江云身上。
他的主项是大跳台,坡面障碍技巧一直在世界前五徘徊,但着不意味着他看不出少年身上巨大的成长空间。
江云已经滑入了坡面障碍场地,他没有做出什么高难度技巧,只是单纯地适应雪面,适应道具,顺着坡度惯性跳跃、上杆,认真感受着脚底下滑行的感觉,放慢速度观察雪道上各种障碍道具的分布。
伊利亚斯已经滑完了,正在用拖牵往上坡走,目光时不时落在江云身上。
江云则来到三个跳台区,他只在空中做了最简单的一周转抓板就落地了,更多的是在体验倒滑,没有人看得出他现在的状态还能做到哪个地步。
依次有人滑下雪场,从上坡到下坡,用时3、40秒,可以让每个人滑两三次。
艾琳娜和戴维还去滑了几次U型池,U型池是艾琳娜的强项,适应良好,戴维似乎只是感兴趣地体验一下,并没有做出什么动作。
每个人都在暗自估量着,分析彼此的水平,并思索接下来的测试是要全力以赴还是安全为主保守一点。
这只是一次测试,没必要让自己有受伤的风险吧,更何况目前身体状态并不是最好的时候,要像往常训练一样做出高难度动作恐怕也不太容易。
虽然是这样想的,但还是渐渐升起一种带着竞争性质的无形硝烟。
20分钟的适应时间很快过去,马克教练吹响了哨子。
“时间到,请大家按照顺序依次滑行!”
滑行顺序是按照名字的字母顺序来的,第一个就是艾琳娜,江云排在第四位。
艾琳娜来到出发点,所有人的目光都追着她,看她要做出什么难度的水平。马克站在她身边,手臂一抬一落,“开始!”
滑雪风格可以看出这个人一部分的性格特点,艾琳娜刚开场就以270度的技巧上杆,又以270度的技巧下杆,这是一个比较偏保守的花式上桥动作,她应该是怕自己在第一个障碍就摔了。
第二个区域有平桥、窄桥和短弧桥三个平行障碍。她似乎是先想好了选择短弧形铁杆,但因为距离很短,艾琳娜第一个障碍落地后速度过快了,直接跳过了整个短弧桥。
“噢!”凯莉忍不住感到可惜地惊呼了一下。
艾琳娜在空中调整了一下身体姿态,这个失误似乎影响了她的心态和节奏,速度肉眼可见地减慢了,滑向第三个区域的弧形桥时,只是左侧旋转360度上杆,然后简单地正面下桥。
很快就来到跳台区。
除了因为在障碍区表现平平,还有先前过多消耗体力的影响,让艾琳娜在最后三跳中,前两个做出720度的安全抓板动作和最后一个倒滑900度,抓板时间很短,落地时明显屈膝,好在成功站了起来,完整结束这一整个流程。
所有人都给她鼓掌!
很不容易,在大量消耗体力的状态下还能做完整套流程不摔倒,已经可以看出艾琳娜的实力和坚韧,在下方拍摄的摩里斯给了她一个拥抱。
这就是世界级的选手,能在失误中迅速调整好状态,保证比赛的完成度。
这是一个需要思维保持冷静,动作又要追求疯狂与激情的运动,而且极度考验选手的临场发挥能力和心理素质。
每一个障碍之间的距离与速度都息息相关,速度的变化直接关系到选手技巧动作的难度,在世界级比赛中,也不乏有些选手出现失误后,后面的节奏和心态崩塌,直接连后面的障碍项目都完成不了的情况。
这并不是一个即便你练到世界级的水平,也能‘百分百完美’完成的比赛项目。
第二个是戴维,戴维的滑雪风格一直是稳扎稳打的类型,前两个障碍完成度很高,但在第三个障碍上杆失败了,速度受到影响导致第一个跳台的起跳高度过低,只完成了一周的动作,后面接连受到影响,没有完成三周转的动作。
戴维滑到终点,摘下雪镜,露出一丝无奈的笑容:“看来今天的状态不太好,还需要调整。”
第三个是迪伦。
“紧张吗?”单弈雪站在观察区,问身旁的江云。
江云感受着身体恢复的情况,实话实说:“有点。”
他看到迪伦也失败了,他第一个障碍就上杆失败了,果然早上消耗过多体力对大家的影响还是很大。
“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吗?”
江云不解地看向他。
“国际比赛中有时候会遇到比较极端的情况,比如受天气影响两轮预赛和三轮决赛会在一天内比完,在这种情况下等到最后一轮决赛,你们的体力跟目前的状态会比较相似。那么,你会在体力透支的情况下,如何调整状态、应对压力?”
单弈雪拍了拍江云的肩膀,微微勾起嘴角,“我知道你们都在想什么,不必藏拙,也不必害怕别人会把自己的动作学了去,你就把这次当做极端的赛场情况,在这种身体条件下,你要如何赢得全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