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魂穿三国成赵云 > 第110章 泽国宏图筑基业 非常之法聚百工(第1页)

第110章 泽国宏图筑基业 非常之法聚百工(第1页)

安排完初步事宜,朱明没有丝毫停歇。时间如白驹过隙,深秋的寒意一日浓过一日,天际时常有灰蒙蒙的云层预示着冬日的临近。必须在第一场雪落下之前,为即将涌来的十五万生灵打下最起码的生存基础,否则饥寒交迫之下,后果不堪设想。

翌日清晨,霜露未晞,朱明便带着周瑜、波才以及一队亲卫,骑马踏上了勘察地形的路程。众人沿着纵横交错的河道缓辔而行,脚下是松软的沼泽边缘,西周是无边无际的枯黄芦苇荡,水泊星罗棋布,水鸟被马蹄声惊起,扑棱棱飞向雾气朦胧的远方。

“此地乃古云梦泽腹地,后世当为江汉平原,沃野千里,然此时仍是水乡泽国,危机与机遇并存。”朱明一边观察,一边对周瑜和波才说道。他凭借脑海中的历史地理知识和系统地图的辅助,对这片土地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蓝图。

一行人一首行至汉水与长江交汇处附近。这里水面开阔,水流相对平缓,河道在秋季水位下降后,显露出大片滩涂。

朱明勒住马,指着前方水道:“此处乃是关键。待大军抵达,今冬首要工程,便是借此枯水期,在此开凿分水渠。”他用马鞭在空中虚划,“将汇入之江水,一分为三。东南向,顺地势自然引流,可灌溉下游洼地;主河道加固堤防,保持畅通,以为日后水路要冲;东北向,需人工开凿一道新渠,引水北上,虽工程量大,却可滋养大片目前无法利用的高亢之地。”

他看向波才,目光灼灼:“波才将军,此事关乎根本。你麾下现有一万五千人,加上即将到来的十五万人,青壮劳力不下七八万。我将倾力供应粮草器械,所有参与工程者,连同其家眷,一日三餐管饱!你可能担此重任?”

波才望着眼前浩瀚的水势,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决然:“将军放心!末将及麾下儿郎,皆蒙将军活命之恩,更得此安身立命之所,敢不效死力?只要粮草充足,便是移山填海,也定要完成!”

“好!”朱明赞许点头,“具体施工方案,公瑾会与你详细规划。记住,安全第一,尤其是挖掘新渠,需注意边坡稳固。”

勘察完水利枢纽,众人折返,途经一片地势较高、相对干燥的广阔洲渚。朱明停下马,对波才道:“此处高地,便是未来安置十五万人的核心区域。着你手下现有的一万五千人,即刻开始行动,将这片芦苇荡全部砍伐清理出来,平整土地。”

他指着遍地的枯草:“芦苇是现成的建材,全部用来搭建临时草棚、茅屋,务必在后续人马抵达前,弄出足够遮风避雨的容身之所!深秋夜寒,没有住处会死人的。”他语气严肃地强调,“但用火取暖,必须万分小心!一定要在住处周围清理出足够的防火隔离带!波才,长社那把火的教训,你我皆刻骨铭心,绝不能再重演!”

波才面容一肃,重重点头:“将军放心,末将亲身经历,岂敢大意?定会严加管束,分区设置火塘,派专人看守。”

接着,朱明翻身下马,走到一处泥沼边,徒手挖起一团黑泥,又随手拔了几把坚韧的枯草,混合在一起,用力揉捏拍打,最终徒手塑成一块规整的长方形泥砖。他举起这块还滴着泥水的土坯,对众人道:

“看,茅草屋只是权宜之计。要想长久安居,还需建造更坚固的住房。这泥沼中的淤泥,混合切碎的草根杂草,放入木制模具中压实成型,晾晒数日,便是上好的泥砖。此法取材容易,制作简单,一人一日成砖上千块亦非难事。待甘宁船队抵达,我留十艘船与你,派一千人前往南郡山中砍伐木材,锯成木板,一则可用于制作泥砖模具和房梁门窗,二则储备日后之用。”

波才和周瑜等人围拢过来,仔细观看那块简陋却意义重大的泥砖,眼中都放出光来。这法子看似粗笨,却完美解决了泽国缺砖少瓦的困境。

“只是目前木材匮乏,屋顶暂且仍以茅草覆盖。待明年开春,可在新开河道两岸广植树木,不消数年,便可成材,届时再行更换。”朱明继续规划道,“眼下唯一紧缺的,是各类熟练工匠。铁匠、木匠、瓦匠、造船匠,乃至经验丰富的渔夫、猎户,都是我们急需的人才。”

他的目光转向一首沉默跟在波才身后的管亥和周仓:“管亥,周仓!”

“末将在!”二人抱拳应道。

“工匠招募之事,交由你二人负责!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朱明语气果断,“一方面,从迁徙来的军民中仔细筛选,有任何一技之长者,皆予重用,待遇从优。另一方面,派人去周边南郡、江夏等郡县,‘请’人!”

他特意加重了“请”字,眼神锐利:“不管是好言相邀,许以重利,还是不得己时用些强硬手段,绑也要给我绑一批急需的工匠过来!记住,底线是不得妄造杀戮,以‘请’为主,确保工匠及其家眷安全抵达。告诉他们,来了此地,有田有屋,衣食无忧,远比在乱世中挣扎求生要强!尤其是渔夫,这云梦泽便是他们的用武之地,来了定然不愿走!”

管亥周仓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狠厉与了然,齐声道:“末将明白!定为主公网罗百工!”

归途中,朱明留意到沼泽边缘生长着一些熟悉的野生植物。他下马采集了一些样本——类似野葱、野蒜的植株,还有几株结着细小红色果实的灌木(野辣椒),以及大片叶子的野韭菜。

“波才,你看这些。”朱明将植物递给波才,“这些都是可食用的佳品,或可调味,或可作菜蔬。派人留意采集种子,尝试在营地附近开辟小块园圃进行培育。若能成功,日后饮食便可丰富许多。”

波才小心翼翼接过,虽不明所以,但出于对朱明的信任,郑重应下。

回到临时营地,己是夕阳西下。朱明站在洲渚高处,望着眼前初具雏形的营地和远方烟波浩渺的泽国,对周瑜和波才沉声道:

“我能在此停留的时间不会太久。宛城战事己了,朝廷下一步必是全力解决冀州张角。我需尽快北返。这里的一切,就托付给你们了。房子,能建多少就建多少,水利,能挖多长就挖多长。冀州战事若起,或许……还会有新的兄弟过来。”

他的目光似乎穿透了暮色,看到了更远的未来。

波才和周瑜肃然拱手:“必不负主公(将军)所托!”

夜幕降临,篝火点点,预示着这片古老泽国即将迎来的、前所未有的生机与喧嚣。一项浩大而艰难的基业,就在朱明这争分夺秒的规划和部署中,正式拉开了序幕。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