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日本战国国主 > 第九十四章 两位高僧(第2页)

第九十四章 两位高僧(第2页)

为首者,身披紫色袈裟,手持古拙锡杖,年逾四旬,面容慈悲中隱含宝相威严。紧隨其后的年轻僧人,身材魁梧,宛如一尊行走的铁塔,面容刚毅,一双鹰隼般的锐利眼眸,更像一位久经沙场的武士而非僧侣。

二人行至厅中,在离著东信义数步的距离站定,双双合十见礼:

“贫僧快川绍喜,参见东殿。”

“贫僧虎哉宗乙,参见东殿。”

东信义连忙恭谨地深深还礼:“两位大师法驾光临,未曾远迎,已是在下失礼。大师言重『参见,实在折煞东信义了!”

然而,在他平静而恭敬的外表下,內心早已是惊涛骇浪,翻涌不息!

快川绍喜!出身美浓名门土岐氏,是临济宗当代屈指可数的宗师巨匠,曾为天皇说法,歷史上,武田信玄也曾拜其为禪学导师兼僧军师。但其结局却极为悲壮,织田信长攻破甲斐,烈火焚寺,一代宗师端坐火海,留下一句绝唱——“安禪不必安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而那位目光如电的年轻僧人——虎哉宗乙!东信义亦知其名。此人天赋异稟,不仅精研佛理,更在军法、兵法上造诣非凡,是將禪机融入杀伐之道的鬼才。在歷史上,他是梟雄伊达政宗毕生之师,並亲手调教出的片仓景纲、伊达成实等名將!

此等传奇人物骤然降临,饶是东信义两世为人,此刻也难以抑制心中震盪。

东信义强压下心內波澜,向快川绍喜问道:“大师法驾蒞临,在下惶恐之至。但在下听闻,大师乃是崇福寺住持,肩负弘法重责,缘何驾临本城?”

快川绍喜嘴角含笑,深邃的目光直视东信义:“劳东殿掛念。贫僧已然卸下崇福寺主持一职,如今只是携顽徒,四方云游,参悟世事,求一个『眾生安稳的答案罢了。”

他微微一顿,目露欣赏,道:“途经贵宝地,恰逢东殿筑城。观其法,並非强征民力,反而是领民奔走雀跃,自发参与,且甘之如飴……此等法门,实乃浊世清流,令贫僧心有所感,故而冒昧前来拜謁。”

东信义心中恍然,连忙谦逊,道:“大师言重了。筑城御敌,乃武者本分。些许取巧之法,怎敢称『浊世清流?”

“非也,东殿过谦了。”快川绍喜轻轻摇头,“贫僧亦曾遍歷诸国,所见大名筑城,无非刀枪驱策,棍棒相加,视民夫如牛马,所过之处哀鸿遍野,怨声载道。而东殿之法则迥然不同——”

说到这,他微微一笑,“万民闻讯趋之若鶩,毫无悲苦。妇孺老幼也能各司其职,井然有序。劳作间更有欢声笑语,烟火升腾。此情此景,在这乱世浊流中,恰如荒漠甘泉。实乃……”

他稍稍停顿,凝视东信义,“贫僧生平仅见,唯东殿一人。”

东信义目光微凝,这位大师果然眼光毒辣,看到了更深层的东西。他试探性地问道:“哦?听大师所言,莫非对筑城之道亦有研究?”

快川绍喜莞尔,笑容慈悲而又睿智:“东殿谬矣。贫僧所观者,非砖石土木之城,而是人心之城!”

东信义沉默不语,心中更多了一分敬意,静待下文。

快川绍喜双手再次合十,口颂梵音:“《妙法莲华经》有云:『眾生皆有佛性。东殿之法,令治下庶民能各安其位,各显其能,收穫的不仅仅是酬报,更有从未有过之尊严与希望!”

他的声音愈来愈大,如洪钟大吕:“此等善政,绝非爭权夺利之术,实乃『唤醒之法!以贫僧观之,这正是我佛门『普度眾生的践行之法!即人间佛国之初象也!”

他的话语中带著一种发现珍宝般的激赏与肯定。

东信义心中已是震撼无比。

这位高僧,竟將他借鑑现代管理理念的做法,升华到了佛法普度的高度,还点破了其中凝聚人心的关键——赋予尊严与希望!

真不愧是一代宗师!

他连忙再次深深施礼,语气谦逊真诚:“大师此言,字字珠璣,发人深省。但將在下的微末俗务,比作佛法宏愿,实令在下惶恐不安,愧不敢当。”

隨即,他又直起腰背,昂首道:“但若真有一日,在下能有普度眾生之能,也愿將这血肉之躯,化作渡世舟楫!”

听闻此言,快川绍喜瞳孔微缩,双手再次合十,口颂佛號:“南无——妙法莲华!”

但就在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虎哉宗乙,突然踏前半步!將锐利的目光,牢牢锁定东信义,

“东殿!贫僧有一问,困扰多时,如鯁在喉,今日冒昧,还请赐教解惑!”

如此咄咄逼人的提问,令厅內气氛陡然一紧!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