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些人都不认识谢承康,毕竟谢承康平日里除了读书,也不爱出门结交好友。
就是在京城备考的时候,也是关在家里读书,所以跟这些学子们没有什么见面的机会。
于是,不少人都纷纷向身边的人打听谢承康。
然后打听了一圈,才知道他们还不知道这个年轻的桉首姓甚名谁。
这时候,客栈的掌柜满脸笑容地走过来,给谢家人送上祝福,并请求谢承康给他们客栈留下一副墨宝。
&今日的茶水,钱某给举人您免了如何?&
谢满银和王氏看着谢承康,等着他的回答。
儿子要怎么做他们都不管。
不过,王氏心里是希望儿子答应下来的,不是为了那两个茶水钱,而是觉得能在这个客栈留下墨宝,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
毕竟这家客栈就开在贡院对面,每到考试的时候这里都住满了各地的学子,而一旦住在这里的学子考中头名了,客栈的掌柜就给对方全部免除住宿和伙食费,并请对方留下墨宝。
久而久之,这已经成了这家客栈的美名了。
而能在这里留下墨宝于考中的举人来说,也是一种荣光。
谢承康没有拒绝。
在钱掌柜期待的目光下,答应了下来。
钱掌柜立刻吩咐小二,&快准备笔墨纸砚!&
很快,小二就把笔墨纸砚准备好,摆在特意腾出来的桌子上。
顿时,周围等待放榜的学子们也都围了上来。
谢承康不仅在读书上脑子灵光,更是写得一手好字。
他不慌不忙地提起笔,也不急着下笔,而是先看了看客栈的四周。
那里已经挂着许多墨宝。
都是历任中举或者是中了进士的人留下的。
有的是自己作的诗,也有留下古人的名言。
看了一圈,谢承康才开始动笔。
他写的也是古人的一句名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是屈原的诗句。
在谢元秀的记忆中,这个周朝与她认知的历史不一样,但是却也有屈原,可见某些地方还是有交叉的。
等他写完,注明出处,就在最后落款处写上自己的名字。
&谢承康?你是临安县的谢承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