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总闻言眼前一亮,喉结微动,眼中闪过灼灼精光:“这价格有戏!质量若真如你所说,大有可为。”他提起茶壶为亦嘉续水,爽朗笑道:“咱们得好好盘盘道。”随即转头朝门口正闲立的小妹喊道:“小黄,带这位贵客上楼参观产品,务必详尽介绍。”此时,正午阳光穿透展厅的落地窗倾泻而入,光影在紫檀屏风上流淌,为这场暗潮涌动的商业博弈镀上一层金边。
林总吩咐销售员引领亦嘉参观公司产品,并详细介绍价格体系,既让亦嘉对公司实力有个初步认知,也暗含展示自身雄厚经济实力的深意。一个展厅动辄需耗资五六百万,而他这里不仅陈列着紫檀臻品,还有海南黄花梨家具,以及檀香小品饰件,可惜初入行的亦嘉尚无法真切体悟这些木中瑰宝的价值分量。
“好的,林总。”应声而前的小黄姑娘身着黄色短袖衬衫,笑容温煦如春阳,引着亦嘉往二楼而去。她齐耳短发利落清爽,眼眸里跃动着聪慧灵动的光芒,干练之气扑面而来。小黄步伐轻捷稳健,一边引路,一边口若悬河地讲解着各式家具的独特之处,双手随话语节奏优雅比划,专业素养与热忱皆展露无遗。
亦嘉随她拾级而上,二楼展厅的灯光随着小黄的开关动作次第亮起,霎时间,缤纷色泽的家具各展风华:暗红如陈年酒浆,红褐似秋日枫叶,淡黄若蜜蜡凝脂……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空气中浮动着木料特有的醇厚芬芳,仿佛瞬间将人带入千年古木幽深的森林秘境。
“我们企业深耕中国传统家具精髓,秉持‘博古好雅’的艺术理念,将传统红木匠艺与现代工艺相融,淬炼出‘华之润’红木品牌。”
小黄娓娓道来,“旗下仿明清古典家具,工艺严谨,造诣精深,皆以黄花梨、紫檀、红酸枝等名贵木材打造,铸就一流品牌。”她伸手优雅一引,“这层专展红酸枝家具,您请随意鉴赏。”
亦嘉缓步踱至一套色泽鲜亮如朱砂的桌椅前,标价牌上的数字赫然入目:圈椅式沙发八件套——33万元,皇宫椅八件套——28万元!他不禁暗自咋舌。
这些圈椅式沙发八件套承袭明清宫廷御用器型,融古法匠艺与现代美学于一体,每一刀雕琢皆凝聚着匠人毕生功力,是中国古典家具文化的神韵凝缩;而那套皇宫椅八件套,则采用经典红木榫卯结构,线条如行云流水,既留存了传统雅韵,又兼顾了现代居家的舒适尺度。
面对这些天价数字,亦嘉内心翻涌着复杂思绪:对他这样在商海沉浮的打拼者而言,这些家具早已超越商品范畴,俨然成为成功者的身份铭牌。他恍惚想象着,若有一日能轻松拥有这般器物,那该是对自己多年辛劳何等隆重的加冕。再环顾四周,琴案式沙发六件套、餐桌七件套亦在23万至30万区间浮动,粗粗估算,这层五六十套家具的总价值,已然逼近千万之巨!
作为外行的亦嘉,只瞥见标价便已瞠目结舌,连连啧嘴赞叹:“妙啊!历史气韵与现代美感浑然交融,雕工细腻如天成,件件皆是传世珍品。不过,这些是红酸枝,紫檀在哪呢?”
小黄笑靥如花,抬手引路:“紫檀在三四楼,请随我来。”
踩着大理石楼梯拾级而上,地面洁净如镜,在灯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淡黄色木扶手温润相衬,更显雅致非常。
亦嘉不禁驻足问道:“这扶手是何木材?触感如此顺滑。”
小黄应声作答:“这是越南花梨木。”亦嘉情不自禁抚摩再三,触感如少女肌肤般柔滑沁凉,由衷叹道:“难怪!这般细腻,竟也是名贵红木。”
“这层都是紫檀臻品。”小黄引他驻足于一套醇厚暗红的家具前,笑意盈盈提议:“您不妨试试这把椅子,感受下份量。”
亦嘉双手使力欲提,却纹丝不动,惊道:“好家伙!竟这般沉重。”定睛一看标价:12万元!他心头一震:单椅已值12万,七件套岂非百万之巨?若换算成现金,怕是要堆成小山般铺满整张桌子。他不禁感慨:“百万元置办一套家具,真比娶老婆还贵啊!”
小黄掩口轻笑:“你老婆竟这般‘不值钱’?莫不如一套家具金贵?”旋即又指向左侧一套暗红九件套,语带俏皮:“不过这还算不得最顶尖的——瞧那套独板面料的九件套,珍品难寻,价值三百余万呢!”
亦嘉闻言一惊,脱口问道:“如此天价,真能觅得买家?”
小黄自信笃定:“这价在行家眼里不算顶格。您瞧最右侧那张海南黄花梨桌案,那才叫稀世之珍,价值逾五百万!”
亦嘉霎时倒抽冷气:“天哪!五百万……”
小黄眉眼弯弯,调侃反诘:“老婆与家具,孰轻孰重,您心中可有秤杆?”
亦嘉一时语塞,心口忽如被棉絮堵塞。昨夜冷战的不快与往昔疑云再度翻涌:那次她赴同学聚会深夜方归,手机屏幕明明亮着未读信息,他却终究未敢追问;又有次她声称与闺蜜逛街,整晚电话不通……此刻她究竟在家,还是流连他处?会不会正与某个男人……为何她对他的情意日渐稀薄?疑虑如蚁噬心,他面上却强作从容,只含糊应道:“自然,老婆岂能同家具相较。”可那笑容里,已悄然掺了三分涩意。
见亦嘉沉默不语,神思飘忽,小黄以为玩笑开得过了火,忙敛了笑意,轻步移至黄花梨桌案旁,柔声转移话题:“这是海南黄花梨,您试提下椅子,比紫檀轻巧许多,价格却更胜一筹。”
亦嘉闻声恍然回神,双手稳稳托起椅面,果然轻松离地,惊叹道:“份量确实轻快不少。我瞧瞧标价——五十五万元!紫檀已属金贵,这黄花梨竟更矜贵。它有何独特之处,能凌驾紫檀之上?”他虽初涉此道,却谦逊求教,目光灼灼投向小黄。
小黄笑靥如花,娓娓道来:“黄花梨妙在天然纹理,淡黄底色间金丝缕缕,如烟似霞,恍若晨曦中缭绕的薄雾,美得勾人心魄。不过,花梨木也分三六九等,越南花梨便廉价许多,一吨不过一万八千元左右,连海南黄花梨的零头都够不上。”
亦嘉闻言愕然,眉峰微挑:“竟有这般悬殊?同一树种,产地不同竟天差地别!越南花梨为何价低如尘?”
小黄耐心解析:“越南花梨生长迅疾,纹理驳杂,木质疏松,远不及海南黄花梨细密坚韧,自然价格云泥之差。”
亦嘉摇头轻叹,似有顿悟:“原是物以稀为贵,造化之功竟这般悬殊,真乃造化弄人。”
小黄补充道:“悬殊之处多着呢。印度紫檀亦分小叶与大叶,大叶紫檀虽同为紫檀,价格却不足小叶的五分之一,极易鱼目混珠。您若涉足紫檀生意,须得擦亮双眼,莫被蒙蔽。不过林总经验丰富,自会指点迷津。”
亦嘉郑重颔首:“原来如此。木材鉴别之术,果真是门深不可测的学问,往后还得多向诸位前辈讨教。”
小黄谦和一笑:“讨教不敢当,互相切磋,共同精进便是。”言罢,侧身抬手相邀:“请随我移步四楼,另有珍品待你赏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