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武帝对女色并不好,大秦帝国毁灭的危机面前,他驱散了二世皇帝时期留下的宫人。”
“勤俭节约,吕媱则是会亲自去御膳房,为日夜操劳的昭武帝炖一碗滋补的汤羹。”
“亦是会悄悄地将自己的份例节省下来,救济那些在战乱中失去亲人的宫人。”
“昭武帝与孝慈仁圣皇后之间的感情,绝非仅仅是风雨中的相濡以沫。”
“吕媱之所以能成为‘千古一后’,不仅仅因为她的善良与坚韧,更因为她拥有着同时代女性,乃至绝大多数男性都无法比拟的政治智慧。”
“她,是昭武大帝思想上最深刻的理解者,是他推行新政时最得力的执行者。”
天幕画面流转。
昭武帝登基后,面对的最大敌人,实际上不是外部敌人。
而是内部思想的混乱还有制度的崩坏,但是在这个时代,能够理解昭武帝的不多。
吕媱,恰巧就是其中一个,她明白了昭武帝的志向,更明白昭武帝要做的事怎样伟大的事情。
让诸夏疆域一统,乃至实现人心一统。
这一日,昭武帝来到了吕媱宫中,意外地发现她正在书案前奋笔疾书。
他走近一看,瞬间被竹简上的内容所震撼。
其上写道:
“陛下言‘天下为公’,其要义非在均贫富,而在立‘公器’。”
“所谓‘公器’,即公平之阶梯也。使黔首有田可耕,士子有途可仕,商贾有法可依,则民心自归于公,天下自成公天下。”
对于帝王而言,一个如灵魂知己般的女子,魅力不可抵挡。
从最初因美色而心动,到最终彻底沉沦,已不再因容颜,而是因那灵魂上的“契合”。ru2029
u2029《史记·外戚世家·孝慈仁圣皇后传》
u2029
孝慈仁圣皇后吕氏,讳媱,吕公次女也。流离在外,为婢于六公子辰府。
u2029
帝时伪狂以避祸,后独知其心,静默侍之。及帝举大事,众仆散,后持灯守于外,终夜不移。帝还,感其义。
u2029
帝行新政于颍川,为豪强所阻。后曰:“民信利,不信令。何不以利募民?”帝纳之,新政遂行。帝赞曰:“后一言,胜十万师。”
u2029
太史公曰:?后起于微贱,非以色幸也。能识帝于未发,能解帝于困厄。帝行霸道,后施仁恩,内外相济,昭武之治兴焉。
u2029
u2029u2029u2029u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