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生把剩下的果子飴酒水等物都放进厢房,等明早走的时候直接装车。
孟晚拎著烧鸡,“晚上就著烧鸡吃过水麵,雪生,你一会儿去菜市口买些茄子和肉回来,在多买些炊饼留著明天上路带走。”
他从钱袋子里给雪生拿了两角碎银,雪生没接,“上次夫郎给的还没用完,够用了。”
他说完就走,孟晚只能將碎银收进他的小红荷包里。
孟晚舀了面,宋亭舟打了一桶水过来帮他和面,小两口边干活边说说閒话。
“昨天我到菜市口的时候碰见春芳嫂子了,她又生了个儿子,才几个月大,女儿也长大会叫人了,一儿一女长得都像她。”
“冯进章去年应该去奉天参加乡试了。”
“是去了,不光去了,还考上举人了。我听春芳嫂子说,他们当地的乡绅要在府城给他们买房,还有些昌平府的富商也凑上来送礼。”
当初宋亭舟考中举人的时候也是这样,不过都被他们客客气气的拒了,天上没有白掉的馅饼,那些猴精的商人每一分也不是白拿的,一时不显,但若是放任,终將酿祸。
孟晚將揉好的麵团揪成几个大剂子,擀成一张张薄面片,再用刀切成细麵条。
宋亭舟在灶下烧火,天气炎热,他额头和鼻尖都往下滴汗。
孟晚下完麵条净了手,换了盆井水,將帕子放在里面投洗两遍,弯腰给宋亭舟擦汗。
井水拔凉,帕子敷在脸上冰凉舒爽。
雪生將肉菜买了回来,还有两布袋的炊饼。他见厨房暂时没有用到他的地方。便顺势在院子的井里打了水將菜清洗乾净,给厨房的孟晚拿去。
孟晚將菜放到菜板上,看见雪生手上还拎著两大条上好的梅肉。
“怎么买这么多的肉?”肉类天热不好放,他们这几天都是吃多少买多少。
雪生忙道:“我在菜市口遇见柳堤巷隔壁的李家姑娘了,她家男人是肉摊子老板,硬是要將肉白送我,但我临走时將银钱扔到案子上了。”
这些都是孟晚提点过家人的,也嘱咐过常金和碧云回乡不要拿人家东西,乡邻送的野菜山菌倒还没事,再值钱的就不能收了。
孟晚忆起,“之前是曾听琴娘提起过,她家肉摊子挪到城南来了。”
琴娘两口子都忙,一个守著肉摊,时不时还要下乡收猪或劁猪。一个开著早食摊子,日日不落的早起干活。但家里两个进项,日子过得也红火。
孟晚將其中半块肉切下和茄丁一起做滷子用,另外一条半交给宋亭舟,“夫君帮我剁成肉馅,明早包包子都用上,不然也不好放。”
麵条过遍冰凉的井水更加劲道,茄丁肉丁卤连盆端到院子的石桌上,麵条盛了两盆。
如今只有他们三个,便都坐在石桌上吃麵和撕好的烧鸡,宋亭舟端著盆,孟晚和雪生端著碗。
这几天快入秋了,昌平昼夜温差大,他们吃饭时夕阳西落,吹来的风都是凉爽的。
饭后雪生收拾碗筷,孟晚规整东西。
“有些我穿著小的衣服也拿回去送人吧,给族里那几个小孩改改,那些粗布也都是给他们买的。”
宋亭舟整理书房里的旧书,他们以后大概率不回几次昌平了,书本这种东西不像衣物,这次要一本不落的全带回三泉村,“我有些启蒙的书也留给族里。”
说到这儿孟晚想起来了,“这次是不是要给族里办个私塾?”
之前两人就有这方面想法,但是正值灾乱,时机不对,如今昌平也普及了土豆,百姓多了样口粮,朝廷又给免了一年的田税,日子好过不少。
最主要的是宋亭舟如今是官身了,也该照拂照拂族里的人,为自己培育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