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此言,炼霞真人忍不住又多打量了一眼李修安,心中暗赞:不愧是受师父器重的关门弟子,思想觉悟亦非常人能比,好个礼仪有加的道人!
在听到山河提及师父收了第四十九位入门弟子时,炼霞真人感到惊讶和好奇,据他所知,师父在收了第四十八位入观弟子后,已经很久没有再收新的徒弟。
这位青阳子能成为师父的关门弟子,並大受师父器重,想必不仅仅天资卓越,说不定还有其他不为人知的背景。
念及此,炼霞真人想了想道:“师兄二字实在愧不敢当,如若你看的起贫道,你我不与互称道號如何?”
李修安微微頜首,他觉得师父当年的话说的已经很明白了,师父既然不在徒弟们之间设立辈字,表明师父对此並不看重,因此亦没必要对这些繁文节过多纠结。
炼霞真人亦是对这位“广智”大师稽首行了一礼,广智还礼。
虽然他看不出这位大师有甚特別之处,但他岂会以貌取人。
一番礼节和客套后,炼霞真人恭迎三人入正殿,奉上上好的香茶、瓜果。
待坐定茶罢后,山河大师兄从袖中取出一精致的檀木小盒,交与炼霞真人道:“这是师父的一份心意,里面乃是一颗大还丹。”
那炼霞真人接过时明显手微微抖了下,由此亦知,此大还丹对於他而言有多珍贵,他心中对镇元子的感激之情自不用再多提。
事实上,仙人互相之间的高规格赠礼除了法宝法器便是丹药仙果之类的了。
山河师兄心中清楚,此次之行除了欣赏灵池大会,还有鑑別这灵池是否有问题,但又不好直接明问,毕竟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说对方的灵池有问题,谁听了心里都有些不舒服。
山河遂从旁敲击道:“我观师弟的帖子上提及这灵池颇为神奇,不知这池子具体有所妙处,师弟可知这灵池来歷?”
炼霞真人並不知这其中玄机,如实道:“既然师兄好奇,师弟不敢有所隱瞒,此灵池乃我六百年前偶然发现的,那时师弟我路过此地,恰逢七星连珠之夜,忽见得此地神光异彩,极光闪闪,遂追寻而来,竟发现这座荒山竟有一灵池,在此地打坐修行,极易进入“入定”状態,师弟我在此一连打坐修炼七日,回过神来,顿感神清气爽,精神奕奕。”
“如此,师弟我方知此池非同凡响,此山乃一座宝山,於是师弟我便下定决心在此地开山立府,距今已有六白载矣。”
山河闻言点头,心里想著:看来云霞师弟亦不知这灵池的来源。
山河思索后又问道:“听师弟你这么一说,此灵池当真不同凡响,不过师兄我有些好奇,既是灵池,又是天真地秀之物,这池子除了能令人更易进入修炼状態,可还有甚其他妙用?”
炼霞真人却是微微摇头:“不瞒大师兄,除此以外,师弟我並未发现有何其他妙用,那池子里的水我也试了,无论是用来泡茶亦或者浸身皆无发现其他妙用,不过贫道能有幸得此宝地灵池,已是感恩天德。”
“哦?竟无其他妙用吗?”这一点倒是令山河和李修安意外。
炼霞真人点头:“师弟我不曾发现。”
就在双方谈话间,这时又有弟子进殿通报,说是碧松真人来了。
炼霞真人听闻后犹豫了片刻,对通报的弟子道:“就说为师尚有要事,一时抽不开身,你且领著真人在偏殿休息一番。”
山河师兄见该问的也已经问了,遂道:“常言道:来者皆是客;既是贵客,师弟不可顾此失彼,以免他人说閒话,我等初来此地,亦想领略一番这山中美景,不如师弟你教一位弟子领我等在这烟霞山隨意逛逛。”
炼霞真人听了,连连点头:“大师兄说的极是,是师弟我考虑不周,既如此,我便令我的那位大弟子领两位师兄,还有这位广智大师在此四处看看。”
言罢,炼霞真人派人叫来了他口中的大弟子,李修安和山河皆认得他,正是那日前来送信之人炼霞真人对这位弟子特意叮嘱道:“切不可怠慢了你们的师伯和这位大师!”
弟子连连称是,炼霞真人又令人把东边最好的三间厢房打扫收拾乾净,作为他们三人的住所。
山河、李修安、广智皆是谢过,而后隨这位道號延旭的弟子出了大殿,游览著烟霞山。
李修安心中知道山河师兄此番用意不仅仅只是游览烟霞山,亦是大体观察一番这烟霞山。
这位延旭子毕恭毕敬、尽职尽责充当著导游,向他们三位认真的介绍著这观子的歷史、建筑以及山中几大绝景。
目前来看,观中一切正常,包括他们见到的弟子们,不像那喜乐国。
游览了一会,延旭子忽道:“两位师伯还有这位大师,你们可知这烟霞山最美之景是什么时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