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折射下,他看到了城外那湖波光粼粼,这湖他认识,曾被他亲自取名为忘忧湖。
他来到了湖边,被自己这一副悽惨的样子嚇了一跳,这才多久来著,他竟体会到了天堂与地狱之差,此刻心中的忧伤亦达到了顶点,他一狠心抱起一块石头直接投身湖中。
然而就在这时,一穿黄衣的童子出现,对著忘忧湖吹了口气,他竟从湖里飘了起来,而后如同落叶一般落到了岸边。
他惊讶无比,看著黄衣童子忍不住问道:“你是谁,为何要救我?”
童子道:“带你去见我师父,一切自然明了!”
喜乐国国君想了想,頜首同意。
於是黄衣童子使了个御风术带他来到了寺庙大殿,这里他自然熟悉不过,正是开怀寺。
他见了文殊,忽的大惊道:“是你,是你害了我!你!!!”
他激愤的一时说不出更多的话来,菩萨隨指一点,那喜乐国国君又恢復了以前的容貌。
菩萨道:“害你之人非我也,乃你之心贼也!”
“呵呵,你胡说八道,这一切都是因为你,是你害得我这么惨!”喜乐国国君欲上前一把抓住面前的和尚,却被童子拦住。
就在这时,一少年走了进来,幽幽道:“那我呢,当年我便你贬为平民,逐出宫才十岁,你今吃的苦当年我全都承受过呢,要不是被寺里的僧人所救,只怕早已尸骨无存。”
听到这话,喜乐国国君大惊失色,身子猛地一颤,他猛地回头,见到了眼含泪光的少年。
这少年不是別人,正是当年被他一怒之下贬为平民逐出宫的皇子,看著少年那身浅灰色的僧衣,他忽的想起了什么,那日他病重危在旦夕时,正是他救了自己。
少年如今个子长高了很多,面庞亦不像当初那般稚嫩。
“閔儿,是你吗,这。。。当初不是替你安排了一户人家吗,为何。。。“
少年冷冷道:“自然与如今的你一样,被各种嫌弃。”
原来领养的那户並不知道他皇子的身份,这也是国君的意思。
听闻此言,联想到少年与自己经歷过类似的种种苦难折磨,但那日他却以德报怨,救了自己,
而自己压根就不配当他的父亲。
喜乐国国君这一刻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內心从未如此痛恨过自己。
文殊菩萨又道:“而今喜、怒、忧、惧、爱、憎、欲七情,以及眼、耳、鼻、舌、身意六欲你皆有深刻体会,不知有何感想?”
喜乐国国君道:“多欲为苦,苦海无边,还请大师慈悲,收我为徒,我愿从此遁入空门。”
他忽的跪了下来,对著大殿佛像连磕了三个头,而后悔恨道:“今日我之罪孽深重,愿从此遁入空门,了却残生。”
文殊菩萨微微頜首,遂现了菩萨相道:“你本是东来佛祖弥勒佛座下的好德童子,因贪图享乐被东来佛祖贬下凡间,如今已是第九世,东来佛祖见你迷了心智,遂叫我及时点悟你。”
言罢,菩萨隨指对著他额头一点,一朵莲標记在他额头隱隱若现。
喜乐国国君见了菩萨真容,再行跪拜大礼,他俯首道:“弟子罪孽深重,深感愧疚,愿留在此修身修性,待下一世功德圆满再回师父身边,还请菩萨帮我转告师父。”
文殊菩萨点头。
这之后喜乐国国君在开怀寺出了家,那黄衣童子亦遵守师命御风而去,留下一简贴,告知眾人喜乐国国王已通入空门。
喜乐国国君原本打算写份亲笔詔书传位於救他的这位皇子,然而被他拒绝,如此,喜乐国国君便不再关注皇位之事。
他现在的法號为空安,往后於他而言只有空安,没有其他身份。
国不可一日无君,大臣们来了几次开怀寺皆被空安推辞不见,如此,眾臣商议,遂拥戴大皇子继位,成了喜乐国新的国君。
此事了却后,文殊菩萨对二人道:“往后三十年他將在此庙度过,如此一为反省,二为赎罪。”
李修安心想的是,某种意义上,这算不算三个月换三十年?
此事结束后,距离那灵池大会只剩三日时间,眾人再不耽搁,直奔烟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