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转念一想,觉得有理,故微微頜首,暂且收起了笔。
清风遂祭起袍子。
猴子见状,全不惊慌,反嘻嘻笑道:“乖孙儿,你爷爷入的是沙门,不穿你家道袍,莫献错殷勤哩!”
清风愤然回骂:“看你身薄衣单,瘦似柴棍,活脱肺癆鬼一般!天寒风冷,你祖宗好心赏你件衣裳!”
猴子闻言又恼,举棒欲劈。
清风急將袍子望空一拋,念动咒语。只听呼啦一响,那袍子豁然展开,似天罗地网,撒將下来,把猴子罩个正著。清风再念咒收回,束紧袖口。
猴子大惊,使棒乱戳乱打,怎奈此袍与袖里乾坤异曲同工,自成天地。外观虽软,內里却坚逾鑌铁,任你踢天弄井、搅海翻江,也难逃这天仙洞衣之困!
猴王急得抓耳挠腮,募然醒悟:中了计也!后洞所陈宝物原是假的!不由气急败坏,连声呵斥。
清风、明月相视一笑。明月道:“早闻你是三界中有名的贼头,岂能不防你这一手?”
原来此是明月妙计,故意让猴子盗去假宝,诱其轻敌,自投罗网。
那毛笔、袍子確出自五庄观,却是明月隨手携出之物,並非镇元子亲赐的那两宗真宝。
此非是猴王一时愚钝,实因往日偷盗无往不利,未曾失手,故未起疑;且假宝亦非他物所化,
因此一时未能识破。
困於袍中,猴子无计可施,扑流下两行泪来,叫道:“师父呵!指望和你:
佛恩有德有和融,同幼同生意莫穷。
同住同修同解脱,同慈同念显灵功。
同缘同相心真契,同见同知道转通。
岂料今朝遭困厄,天地不应运难隆!”
却说清风用袍擒住猴王,满洞妖邪欢呼雀跃,欣喜若狂,皆因唐僧肉眼看可得,长生不老梦圆在即。
二人得胜,率眾妖欢天喜地回洞,紧闭洞门。
然镇元子赐此袍时,曾设禁制:最多困人六个时辰。如若不然,他二人见了唐僧等人只需將道袍一甩,便无他事,此未免太过轻易,无论对唐僧师徒还是二童,皆失歷练之效。
故回洞后,清风如提傀般提出猴子。二人不敢用寻常绳索,乃以明月手中七星龙鞭捆缚。
明月犹不放心,又取师传符篆,前后各贴“急急如律令”封条。仍恐未妥,欲取猴子耳中金箍棒,奈何那棒除猴子自召外,外人万万取不得。无奈何,令小妖取蜜蜡塞紧双耳,方才安心。
果然猴王被捆得结结实实,又加符篆镇封,任你变化多端,也难脱身。
李修安化作的鯪鲤精远远望见,暗暗摇头,心中微悔:“莫非是吾將猴兄弟底细透漏过多了?”
彼时李修安何曾料得:清风能看出自己曾背后帮助过猴兄弟,故前来时请求自己不得暗中相助猴子。
却说那猴子亦被擒来,吊在横樑之上。唐僧、沙僧见状,恍然失色,唐僧忍不住垂泪悲啼。
地上八戒亦不自觉身子一颤,心中惨呼:“糟矣,糟矣!连这猴头也遭擒来,此番定然没命!
罢,罢,真箇要齐聚地府取鬼经也。俺老猪纵下九幽,也须做个饱死鬼。这果子虽涩,好列填得肚圆,不教做了饿孵。”
念及此,八戒竟一反常態,主动大口吞吃起果子来,反倒催促餵果的小妖,
小妖笑道:“这呆猪倒吃上癮了,莫非真有这般滋味?”
八戒图嚼著,含糊哼道:“別看入口酸涩,吃惯了却別有风味哩。”
小妖將信將疑,各取一枚青梅放入口中,才一咬便面色如便秘般难看,急吐出来,连胚数声。
八戒哼扑笑了出来。
小妖恼羞成怒,骂道:“你这泼猪,死到临头还敢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