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安应唐太宗之邀,亦来参加这水陆大会。
见李修安前来,唐太宗诚邀李修安进后法堂,被李修安婉言拒绝了,相对於后堂的清幽奢华,李修安更喜欢这大殿外的接地气。
半个时辰后,玄奘法师登上多宝台,著锦斕袈裟,正式开讲。
玄奘法师一开口便是仙音嘹亮,佛號喧譁。
那法师在台上,一开口念的便是《受生度亡经》。
佛音繚绕心自静,那些个鬼魂们听的痴迷,如同冬日里的一缕暖阳照在了身上,却是暖在了心里;又如同迷路在外的孩子霎时发现了一盏指引回家之路的明灯。
他们全身沐浴在了肉眼看不见的佛光之中,而后竟发现了连结地府的通道向他们打开。
鬼魂们大喜,一个个涌入这特殊的通道前往地府。
很快,这佛音吸引了更多的鬼魂前来。
“老爷,夫人,你们看啊,外面那颗古树的枝头动了!”
傅奕与夫人遂扭头看向外面,果见那树枝簌簌直响,枝头一致向西。
见此,傅夫人再也忍不住泪流满面,傅奕亦是心有所慰,如此,他对於佛有了新的认识。
此后对於真正的高僧他敬重如道。
玄奘念了半天的《受生度亡经》,却是一刻不停歇,又念一会《安邦天宝篆》,又宣一会《劝修功卷》。
这《安邦天宝篆》自是念给后堂的太宗皇帝与大臣们听的,《劝修功卷》则是念给下面的大眾听的。
这时,忽有一和尚厉声高叫道:“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教法么?”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一惊。
只见一和尚走上前,拍著宝台。
玄奘闻言,却是大喜,翻身跳下台,起手道:“老师父,弟子失瞻,多罪。见前的盖眾僧人,都讲的是『小乘教法,却不知『大乘教法如何?”
和尚道:“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玄奘正欲询问这大乘佛法何处可寻,那和尚以及身后跟隨的和尚却被唐太宗下令拿下,推拥进了后法堂。
唐太宗认得这两位正是前几日卖袈裟之人。
两和尚又对太宗言说大乘佛法之事,太宗大喜,教法师引去,上台开讲。
菩萨隨后带了木叉在高台先了真身,眾人大惊,纷纷拜祷。
那菩萨却径直来到李修安身边。
李修安起手道:“见过菩萨!”
观音菩萨微微頷首,又看了眼李修安问道:“你在何方修行?是何人的弟子?长安中那些行善的鬼魂可是出自阁下之手?”
李修安正色敬重道:“不过是些举手之劳,稟菩萨,贫道有幸入得五庄观,拜镇元子大仙为师!”
菩萨听了,喜道:“原是镇元子大仙的徒弟!善哉善哉!”
李修安点头。
菩萨遂踏祥云,直至九霄,待身影渐消时,半空中落下一张简贴,贴文如下:“礼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万八千里,大乘进殷勤。此经回上国,能超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由此,长安无数人见得了观音真身,又得观音指点那大乘佛法的出处。
此后大唐境內,再无观音难近,如来难度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