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世界的“新域规划厅”内,墨宸轩凝视着全息投影中“未开发本源星域”的三维地图。这片星域位于理想世界外围百万超维光年处,是“万宇本源网络”最新探测到的“原生本源区”——星域内布满“未激活的本源节点”,节点中蕴含的“原生本源能量”纯度是理想世界的三倍;星域边缘环绕着“淡金色的本源光膜”,光膜中流淌的“原始演化法则”,能引导生命按“共生方向”自然发展,不存在“掠夺性演化”的风险;更特殊的是,星域深处隐藏着“古文明遗迹的能量信号”,信号频率与宇宙大爆炸遗迹的本源波动存在“70的同源性”,疑似“宇宙诞生初期的原生文明”所留。
完成理想世界百年规划已过去半年,“新域开荒计划”正式提上日程。该计划旨在将未开发本源星域打造为“理想世界的延伸区”,既缓解理想世界的“文明密度压力”,又探索古文明遗迹中的“本源奥秘”。计划由墨宸轩担任总顾问,墨宇轩(共生联邦首席传承者)任总指挥,抽调200名八系共生境修士、50艘八系共生舰及10个核心文明的“开荒团队”,组成“新域开荒舰队”,于三日后启程。
“根据道衍天机推演,新域的本源节点激活后,能为理想世界提供50的额外能量供给。”墨天行(共生联邦天机部部长)调出推演数据,“但古文明遗迹存在‘未知风险’,信号中夹杂着‘混乱的本源波动’,可能隐藏着‘未消散的古文明意识’或‘本源陷阱’。”
墨宸轩点头,将“八系共生图腾碎片”交予墨宇轩:“此碎片能感应古文明遗迹的本源波动,若遇危机,注入全宇宙共生意志即可化解。记住,新域开荒的核心是‘培育共生’,而非‘征服探索’,无论遇到何种古秘,都要以‘共生理念’为准则。”
第一阶段:新域开荒的“基础建设”——共生家园的延伸
三日后,新域开荒舰队抵达未开发本源星域。舰队首先在星域边缘的“安全区”建立“开荒前哨站”,作为后续建设的“核心基地”:
能量枢纽构建:绿晶文明的工程师团队用“本源能量转化技术”,将星域内的“原生本源能量”转化为“通用共生能量”,为前哨站提供持续动力;同时,在周围布设“12座本源能量塔”,形成“能量循环网络”,确保后续开荒区域的能量供给。
生态系统培育:星木文明与共生灵团队合作,将“理想世界的共生植被种子”植入本源节点周围的土壤。种子在原生本源能量的滋养下,一日内就长成“能释放共生符文的本源林”,林内的“共生溪流”自动调节能量平衡,为后续迁入的生命提供“天然生存环境”。
防御体系布设:青晶文明与白晶文明联合,在前段站外围构建“双重防御阵”——外层是“空间预警阵”,能提前12小时探测到外来威胁;内层是“平衡防护阵”,可中和紊乱的本源能量,避免开荒团队遭遇“能量失衡”危机。
基础建设进行到十日,前哨站已具备“文明迁入条件”。首批迁入的是“低维共生文明”,包括星木文明的分支“星叶族”、暗物质文明的“暗流族”及共生灵的“新灵部”。这些文明在理想世界已适应共生理念,迁入后立即投入新域建设:星叶族负责培育更多本源植被,暗流族优化能量循环网络,新灵部则用意识引导本源节点的“有序激活”。
“新域的‘共生适配度’远超预期!”墨宇轩通过跨维度通讯向墨宸轩汇报,“原生本源能量与共生理念的契合度达92,迁入的文明没有出现任何‘能量排斥’,反而因原生能量纯度高,修炼速度提升30。”
第二阶段:古文明遗迹的“初探”——本源奥秘的线索
就在新域基础建设稳步推进时,开荒舰队的“本源探测仪”突然捕捉到“强烈的古文明信号”——信号来自新域深处的“黑色本源星云”,星云中央悬浮着“巨大的石质建筑遗迹”,建筑表面刻满“未知的本源符文”,符文释放的“原始本源波动”,能让开荒团队的八系能量出现“自发共鸣”。
墨宇轩立即组建“古秘探索小队”,成员包括灵曦(共生灵,擅长意识沟通)、星禾(星木文明,能感知植物与古遗迹的联系)、暗宇(暗物质文明,可穿透能量障碍)及10名八系共生境修士,乘坐“隐形共生舰”前往探测。
隐形共生舰穿过黑色本源星云时,舰体表面的八系共生光带与星云能量产生“特殊共鸣”——原本紊乱的星云能量自动分流,形成“安全通道”,仿佛遗迹在“主动引导”探索小队靠近。抵达遗迹入口时,众人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入口是“高千丈的石门”,门上刻着“双螺旋共生图案”,图案中“黑色混沌能量”与“金色创世能量”相互缠绕,与八系共生图腾的核心结构高度相似;石门两侧矗立着“石质雕像”,雕像形态是“能量体与实体的融合形态”,手中握着“能释放原生本源能量的器物”。
“这些符文记录着‘宇宙初期的共生法则’!”灵曦的意识与石门符文连接,眼中满是震惊,“古文明认为,混沌与创世并非对立,而是‘共生演化’的一体两面——混沌提供本源,创世赋予秩序,两者结合才能诞生宇宙。”
星禾则通过植物能量与遗迹周围的“古本源植被”沟通,获取到“碎片化的古文明记忆”:古文明名为“元初共生族”,是宇宙诞生初期的“原生文明”,掌握“混沌与创世融合的核心技术”,后因“本源能量耗尽”,文明逐渐消散,仅留下这座遗迹作为“本源传承的载体”。
探索小队尝试进入遗迹内部,却被石门的“本源屏障”阻挡。暗宇用暗物质能量尝试穿透屏障,屏障却释放出“反震能量”,将暗宇震退三步:“屏障需要‘特定的本源能量组合’才能开启,符文显示,需同时注入‘混沌、创世、生命、意识’四系能量。”
灵曦、星禾、暗宇与墨宇轩四人立即按符文提示,分别注入意识、生命、暗物质(科技衍生能量)、混沌能量。四系能量与石门符文融合,双螺旋共生图案亮起金色光芒,石门缓缓开启,露出“通往遗迹核心的通道”。
第三阶段:遗迹核心的“本源传承”——古文明的共生智慧
探索小队进入遗迹通道,通道内壁刻满“元初共生族的演化壁画”:
第一幅壁画:宇宙奇点爆炸,混沌与创世能量分离,元初共生族从能量中诞生;
第二幅壁画:元初共生族掌握“混沌-创世融合技术”,创造出“共生型宇宙”,让不同形态的生命和平共处;
第三幅壁画:宇宙本源能量逐渐枯竭,元初共生族将“共生技术”与“本源奥秘”封入遗迹,等待“能理解共生理念的文明”前来继承;
第四幅壁画:壁画未完成,仅留下“空白区域”,旁边刻着“共生不息,演化不止”的符文。
通道尽头是“圆形的核心chaber”,chaber中央悬浮着“透明的本源水晶”,水晶中封存着“元初共生族的意识核心”。当墨宇轩靠近时,水晶自动激活,一道“古老的意识声音”传入众人精神海:“外来的共生继承者,吾乃元初共生族最后一任族长‘元共生’。吾族耗尽本源,只为留下‘混沌与创世共生’的真理——宇宙的终极演化,不是单一力量的独尊,而是多元能量的共生共荣。”
元共生的意识核心向探索小队传递“三大本源传承”:
1混沌-创世融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