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研究所主楼。
白杨办公室,巨大的办公桌上文件堆得整整齐齐。
白杨刚刚放下手中的一份关于新型催化剂的实验报告,轻轻揉了揉眉心。
“咚咚咚。”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请进。”白杨头也没抬,声音平静。
门被推开,走进来的是孙宏伟的助理小李,就是刚才负责接待李建国和王小军的那位。
他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脚步轻快而沉稳。
“所长,红星厂的两位同志已经走了。”小李站定在办公桌前,恭敬地汇报。
“嗯。”白杨应了一声,目光依旧停留在报告的数据上。
“按照您的指示,孙主任把A、B两个方案都提供给了他们。经过商议,他们最终选择了工艺更成熟、成本更低的B号方案。”
“相关技术资料的复印件已经交接完毕,原件也已经封存归档,这是他们的签收回执和保密协议。”
小李说着,将文件夹轻轻放在了白杨的桌角。
整个汇报过程,简洁明了,没有一句废话。
“孙主任呢?”白杨这才抬起头,看向小李。
“孙主任那边的高温蠕变实验到了一个关键数据采集点,他实在走不开,就让我先过来跟您汇报一声。”小李解释道。
“知道了。”白杨点了点头,脸上没什么表情,仿佛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后续的登记存档工作,你盯着办好,不要出任何纰漏。”
“是,所长,我明白。”小李立刻应道。
“去忙吧。”白杨挥了挥手。
小李躬了躬身,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顺手带上了厚重的木门。
办公室里重新恢复了安静。
白杨靠在椅背上,静静地坐了两分钟,然后才伸手拿起了桌上的红色电话,拨了一个烂熟于心的号码。
电话响了三声,很快就被接起,一个沉稳而有力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喂,哪位?”
“周部长,是我,白杨。”
“哦!是白杨同志啊!”电话那头的周部长语气立刻变得热情起来,甚至带着几分明显的笑意,“怎么样?红星厂那两个同志,没给你添麻烦吧?”
“谈不上麻烦。”白杨的语气一如既往的平淡,“事情已经解决了,他们选了B方案,人刚走。”
“解决了?这么快?!”饶是周部长已经对白杨和他的研究所创造奇迹的能力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此刻还是忍不住吃了一惊。
他可是清楚红星厂为了这个项目被折磨成了什么样子,那可是能让一个大厂的总工愁白了头的国家级难题!
结果到了白杨这里,从他打电话到事情解决,满打满算还不到二十四小时。
“嗯,就是一个特种合金钢,不算太复杂。”白杨轻描淡写地说道。
听着白杨这回答,周部长在电话那头哭笑不得。
最后只能化作一声长长的感慨:“白杨老弟,你……你真是我们国家工业领域的一块宝啊!我代表部里,代表军工战线的同志们,谢谢你!”
这声感谢,发自肺腑。
“周部长客气了,这都是我们分内的工作。”白杨笑了笑,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下去。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白杨话锋一转,进入了正题。
“对了,周部长,还有件事想跟您通个气。”
“你说。”周部长的语气立刻严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