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阶段,大概也需要半年时间。也就是说,从项目正式启动开始计算,最快一年之内,我们国家的第一座现代化风电场,就能正式并网发电,开始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
一年!
听到这个时间节点,周部长的心脏,再次不受控制地剧烈跳动起来。
对于国家级的重大工程来说,一年的时间,简直就如白驹过隙。
很多项目,光是前期的勘探、论证,都不止一年。
而白杨的这个计划,一年之内,就能见到真金白银的成果!
这不仅仅是快,这简直是神速!
这意味着,如果现在开始布局,明年这个时候,国家的电力报表上,就会多出一种全新的、绿色的、源源不断的能源!
“至于第三阶段,”白杨继续说道,“就是在示范项目成功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优化设计,形成标准化的建厂方案和产业链配套体系。”
“然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和建设。到那时,风力发电,将真正成为我们国家能源战略中,举足轻重的一环。”
一番话说完,办公室内再次陷入了安静。
周部长低着头,目光死死地盯着那份报告,他的大脑在飞速地运转,消化着白杨刚刚描绘的那幅宏伟蓝图。
许久,他才抬起头,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
“好一个三步走计划!清晰,务实,有远见!”周部长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白杨同志,你总是能给我带来惊喜,不,是惊吓!”
他看着白杨,眼神中充满了欣赏和信任:“你说的没错,这个项目,见效快,意义重大,必须马上启动!”
“你刚才提到了,需要一个有强大实力的国企来作为总承制单位,那么,在你看来,目前国内,哪家企业最合适?”
这是一个极其关键的问题。
这个项目,就像一块从天而降的巨大蛋糕,谁能接住,谁就能一飞冲天。
这背后牵扯到的资源、荣誉、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是难以估量的。
周部长将这个问题抛给白杨,既是看重他的专业眼光,也是一种变相的授权和信任。
然而,白杨的回答,却再次出乎了他的意料。
只见白杨轻轻地摇了摇头,脸上带着一丝歉意的微笑:“周部长,这个问题,您可问错人了。”
“哦?”周部长眉毛一挑。
“我对国内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了解得并不深入。我的长处,在于搞技术,搞研发。”
“至于哪家企业生产能力强,哪家单位组织协调水平高,这种企业管理和产业布局层面的事情,您才是真正的专家。”
白杨的语气十分诚恳:“专业的事情,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我只负责把最先进的技术拿出来,并且保证它能够在生产线上顺利实现。”
“至于由谁来实现,我相信您的眼光,一定能为这个项目,挑选出最合适的‘操盘手’。”
这番话,让周部长微微一怔。
他深深地看了白杨一眼,心中百感交集。
他想得,比白杨要多得多。
他知道,这个总承制单位的名额,意味着多大的权力寻租空间,意味着多少人情世故的博弈。
如果白杨开口,哪怕是稍微透露出一点倾向性,他都会毫不犹豫地采纳。
这既是对白杨功劳的肯定,也是人之常情。
他甚至在来之前,就已经在脑子里盘算过,如果白杨有意扶持某个与他关系亲近的单位,他该如何去平衡各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