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秒,一股庞大到难以想象的信息洪流,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瞬间涌入了他的脑海!
无数复杂的三维结构图、密密麻麻的空气动力学公式、繁复的材料化学分子式、数以百万行计的控制系统代码……
各种信息,交织在一起,在他的脑海中飞速地旋转、重组、构建。
他仿佛看到了,在广袤的草原上,在连绵的山脊上,在蔚蓝的海岸边,一台台宛如白色巨人般的风力发电机,拔地而起,迎风转动。
它们巨大的叶片,划破长空,将无形的风,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电能,通过纵横交错的电网,输送到千家万户,点亮城市的霓虹,驱动工厂的轰鸣。
这个过程,持续了足足半个多小时。
当白杨再次睁开眼睛时,他的额头上已经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眼神中也带着一丝消化过度后的疲惫。
但更多的,是一种掌握了核心科技的自信和从容。
他从床上坐起身,在床边静坐了片刻,让那依旧在脑海中翻腾的信息慢慢平复下来。
然后,他起身,重新返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再次坐在那张熟悉的办公桌前,白桑的心境已经截然不同。
他拿起一张空白的稿纸,拧开钢笔,开始在纸上迅速地书写起来。
他没有去画那些复杂的图纸,也没有去罗列那些深奥的公式。
他写的,是一个计划,一个如何将这套“从天而降”的先进技术,以最快、最稳妥、最合理的方式,在共和国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的计划。
首先,技术的归属问题。
这么重要的技术,他不可能以个人的名义拿出来。
最好的方式,就是像之前一样,将其整理成一份完整的技术报告和可行性分析,然后通过周部长这样的高层渠道,直接递交上去。
让国家,成为这项技术的唯一所有者。
其次,承接单位的选择。
风力发电,涉及到了机械制造、材料科学、电力电子、自动化控制等多个领域,是一个典型的综合性高端制造业。
放眼国内,能够有实力承接下如此复杂项目的企业,并不多。
白杨的脑海中,迅速筛选出了几个备选的名字。
最终,他的笔尖,停留在了“东方电气集团”这个名字上。
作为共和国装备制造业的“长子”之一,东方电气在发电设备制造领域,有着雄厚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尤其是在大型汽轮机和水轮发电机组的研发制造上,更是国内的执牛耳者。
让他们来承接风力发电项目,无论是在技术基础上,还是在产业链配套上,都有着天然的优势。
白杨思量着,回头抽个半天的时间,将这个风力发电全套技术的核心要点整理成一份简明扼要的报告。
到时候,连同自己的建议,一起交给周部长。
以周部长对自己的信任,和对国家能源战略的敏锐嗅觉,他一定会明白这份报告的份量。
白杨知道,目前国内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电力紧张的问题,已经开始逐渐显现。
各个地区的火力发电厂,几乎都是在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即便如此,拉闸限电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上面对于开发新型清洁能源的需求,远比普通人想象的要迫切得多。
自己送上的这份大礼,正好能解了国家的燃眉之急。
想到这里,白杨的心情,也变得无比舒畅。
用自己超越时代的技术和知识,去弥补这个国家、这个时代的一个个短板,看着它在自己的推动下,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繁荣。
这,或许就是重生一次,最大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