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要变了啊……
这句轻飘飘的感慨,像是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在几位心中漾开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然而,早已冲出大楼的苏国立和李文博,却根本听不到了。
十二月的四九城,寒风像是带着无数根细小的冰针,从每一个你能想到的缝隙里钻进来,刺得人骨头缝里都发麻。
苏国立那辆半旧的伏尔加轿车停在楼下,车窗上已经结了一层薄薄的霜花。
司机小王正缩在驾驶室里打盹,看到两位领导一阵风似的冲出来,吓得一个激灵,赶紧发动了车子。
“去一机部!”苏国立拉开车门,几乎是把李文博给塞了进去。
自己紧跟着也钻了进来,砰地一声关上车门,隔绝了外面的寒风。
“好嘞!”小王不敢多问。
一脚油门下去,墨绿色的伏尔加轿车发出一声低沉的咆哮。
车厢里,暖气还没上来,冰冷得像个铁盒子。
李文博搓着冻得有些僵硬的双手,侧头看着苏国立那张在昏暗光线下显得棱角分明的脸,嘴唇动了动,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他一辈子都待在实验室和研究所里,和数据、公式、分子结构打交道。
像今晚这样,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机时”,去跟最高级别的领导“拼刺刀”,这还是头一遭。
他心里既有一股前所未有的激荡,也有一丝面对未知权力场的忐忑。
苏国立似乎感受到了他的紧张,紧绷的嘴角忽然松弛下来,沉声说道:“老李,别担心。”
“待会儿到了地方,你就把你刚才跟我说的那番话,原原本本地跟周领导再说一遍。”
“记住,不用夸大,也不用谦虚,就把我们化学工业现在面临的困境,把我们对‘银河一号’的迫切需求,一五一十地讲清楚!”
“我……”李文博深吸了一口气:“我明白!为了项目,为了咱们国家自己的新材料,我这张老脸,今天就豁出去了!”
苏国立欣慰地点了点头,不再说话,目光转向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
……
第一机械工业部的大楼。
尽管已是深夜,但主楼里依旧有不少窗户亮着灯。
车子在门口被警卫拦下,经过严格的盘查和电话确认后,才缓缓驶入。
苏国立和李文博一下车,立刻就有一位穿着中山装、戴着眼镜的年轻秘书快步迎了上来。
“苏领导,李所长,周领导在办公室等你们了,请跟我来。”秘书的语气恭敬而干练,显然是早就接到了通知。
两人跟着秘书穿过空旷安静的大厅,走上吱呀作响的木质楼梯。
走廊两侧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幅工业建设的黑白照片。
最终,秘书在二楼一扇厚重的木门前停下了脚步,轻轻敲了敲门。
“进来。”一个沉稳而略带沙哑的声音从门里传出。
秘书推开门,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苏国立整了整衣领,深吸一口气,率先迈了进去。
李文博紧随其后。
周领导的办公室很大,却不显得奢华。
一张巨大的办公桌占据了房间近三分之一的位置,桌上堆满了山一样高的文件和图纸,只留出台灯下的一小片区域。
周领导正埋首于一份报告之中。
听到脚步声,他才缓缓抬起头。
“老苏,这都几点了,什么十万火急的大事,非得让你这位大领导连夜闯我的门啊?”周领导站起身,脸上带着一丝揶揄的笑容,指了指旁边的待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