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过去了半个月,时间也来到了十二月。
四九城的冬天,总是带着一股凛冽的寒意,即便是室内,也能感受到那股穿透衣物的凉意。
研究所的暖气烧得旺,却也抵挡不住窗外呼啸的北风。
白杨的办公室里,书桌上堆满了各种报告和图纸,他正戴着一副金边眼镜,低头审阅着一份关于新型材料生产线设计的初步方案。
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偶尔停顿,便在某个地方画上一个圈,写下几句批注。
他的神情专注而沉静,仿佛外界的一切都无法打扰到他。
这些日子,研究所里可谓是日夜兼程。
三位院士如同三块海绵,拼命汲取着白杨所提供的知识。
他们几乎是搬进了专家公寓,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泡在资料库和分析室,甚至主动要求参与到一些基础的实验中去。
他们的到来,像是一剂强心针,让整个研究所的氛围更加紧张而充满活力。
年轻的研究员们也备受鼓舞,看到这些国家顶尖的科学家都如此废寝忘食,他们哪里还敢有丝毫懈怠?
“所长,这份是香江那边发来的电报。”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林慧走了进来,她的脚步一如既往的轻柔而利落。
她穿着一件款式简洁的深蓝色呢子大衣,里面是白衬衫和毛背心,显得干练又带着几分书卷气。
手上拿着一份折叠整齐的传真电报,递到了白杨的桌前。
白杨抬起头,眼神从图纸上挪开,摘下眼镜,揉了揉有些疲惫的眉心。他接过电报,展开。
传真纸特有的油墨味和略带粗糙的质感扑面而来。
电报的内容并不长,是娄广成发来的。
字里行间透着一股恳切,他汇报了香江那边的工作进展,一切顺利,各项业务都在稳步推进。
但更重要的是,他希望能提前返回四九城,向白杨当面汇报工作,并请求白杨批准。
白杨的目光落在“提前返回”这几个字上,嘴角微微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他当然明白娄广成的心思。
去年娄广成回来的时候,周部长曾专门接见过他,言语中不仅是对他在香江工作的肯定,更在暗中表达了一个颇有深意的意思——娄广成可以随时回四九城,甚至建议他在四九城买个院子,安顿下来。
这话当时听起来像是随口一说,但对于娄广成这样心思细腻的人来说,无异于一个明确的信号。
这意味着,上面对他的信任和认可。
对于娄广成这种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四九城才是真正的根。
白杨知道,娄广成这是想回来住一段时间,感受一下故乡的温度,也想借此机会,更近距离地向他这位恩主和指引者靠拢。
这些年,娄广成在香江风生水起,为研究所,为国家,做了太多不为人知却至关重要的工作。
从最初的资金周转,到关键设备的采购,再到国际信息的收集,他就像是一条隐藏在深海中的巨鲸,默默地支撑着研究所的运转。
他的辛苦,白杨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嗯,批了。”白杨拿起桌上的钢笔,在电报的空白处龙飞凤舞地写下“同意”二字,又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他的语气平静的开口说道:“娄广成这些年确实辛苦了,让他好好回来休息一段时间吧。”
他将批复好的电报递还给林慧,林慧接过,正准备转身去办理回执,却听白杨又叫住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