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完成时间:一年半以前!
“这……这……”何工程师的声音已经开始发颤,他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
他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二页,那是关于发动机核心机高压涡轮叶片材料的部分。
当他的目光落在合金配方那一栏时,整个人如同被闪电击中,瞬间僵在了原地。
“加了……加了铼!还有铪!天哪,是第三代单晶高温合金!这个配比……这个配比太完美了!”何工程师的声音因为过度激动而变得尖锐起来。
他指着资料上的化学式:“我们之前想都不敢想!国内的铼产量那么低,我们根本没往这个方向考虑!可是……可是这里面居然还有配套的低成本高纯度铼提取工艺!”
旁边的刘工程师则一把抢过了后面关于叶片制造工艺的部分,他的眼睛越瞪越大,嘴巴也慢慢张开,足以塞进一个鸡蛋。
“定向凝固……不,不对!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定向凝固了!这是……这是液态金属冷却定向凝固技术!我的天!还有……还有这个!”
“叶片内部结构,采用了双层壁层流复合冷却结构!设计了超过三百个微型气膜冷却孔!这……这简直是艺术品!是魔鬼才能想出来的设计!”
两位在航空发动机领域浸淫了一辈子的老专家,此刻彻底失态了。
他们就像两个饥渴的信徒,扑在了圣经之上,贪婪地翻阅着每一页资料。
越看,他们脸上的表情就越是震惊。
越看,他们心中的敬畏就越是深沉。
这份资料,哪里是什么“指点迷津”?
这分明是一份从理论到实践,从材料到工艺,从设计到生产的,完整得不能再完整的“标准答案”!
而且,这个答案,比他们提出的问题,至少高了两个维度!
他们还在为“三代半”发动机的叶片蠕变性能发愁,而白杨在一年前,就已经设计出了一款性能全面超越“三代半”,稳稳迈入“第四代”门槛的怪物级发动机!
他们苦苦追求的那百分之三的性能提升,在这份资料面前,简直就像一个笑话。
因为按照这份资料的设计,发动机的涡轮前温度,可以直接再提升两百度!
推力至少增加百分之十五!
寿命更是直接翻倍!
“周……周部长……”何工程师抬起头,嘴唇哆嗦着,望向气定神闲的周建功,“白总工他……他是什么时候……”
周部长放下茶杯,淡淡一笑:“白杨同志在完成‘龙腾’项目之后,就预见到了我们国家下一代战机对发动机的需求。所以,他利用业余时间,顺手就把这个项目给做了出来。”
顺手……就做了出来?
这番话,听在高建力耳朵里,不亚于一声惊雷。
他呆呆地看着那两位已经完全沉浸在技术资料中,时而惊呼、时而沉思、时而捶胸顿足,状若疯魔的老工程师。
再看看办公桌后那个神情淡然,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的年轻人,脑子里只剩下一片空白。
他终于,彻彻底底地明白了。
他们奉航集全厂之力,耗费无数心血,都无法攻克的难关,对于白杨来说,真的就只是一个“顺手”就能解决的问题。
他们视若珍宝,苦苦追寻的未来。
其实,早在一年前,就已经静静地躺在了这个办公室的保险柜里。
白杨只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等待他们走到那扇门前,然后,亲手为他们打开。
这不是领先,这是碾压。
是更高维度文明对低维度文明的,降维打击。
高建力缓缓地站起身,对着白杨,深深地,深深地鞠了一躬。
这一躬,无关职务,无关年龄。
只为那份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如渊似海的智慧,和那份早已洞悉一切,为国家未来铺平道路的,深沉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