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身旁,还坐着两位年纪稍长的老人,都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式技术员工作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眼神锐利。
他们是奉航的老工程师,一位姓何,一位姓刘。
周部长放下手中的文件,抬起头,温和地笑了笑:“是奉航的同志啊,坐,不要客气。我们都是为了工作嘛,谈不上打扰。”
他亲自给三人倒了茶,然后才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后坐下,问道:“说吧,这次来四九城,是有什么要紧事?”
高建力连忙坐直了身体,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两份文件,恭敬地放在了周部长的办公桌上。
“周部长,我们这次来,主要是有两件事,想请您帮忙协调一下。”
他指了指第一份文件,汇报道:“第一件事,是关于咱们的第三代战斗机,龙腾的最终生产验收报告。”
“按照上级指示,全国三千架次的生产任务,我们奉航已经于上个月底,保质保量地全部完成了!”
“这是总的验收文件,按照项目流程,需要总设计师,也就是白杨同志,最终签字确认。”
听到“三千架次”和“全部完成”这两个词,周部长的脸上也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这绝对是共和国航空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而这一切的起点,都源于那个年轻人。
“好!好啊!同志们辛苦了!”周部长赞许地点了点头,“这是大功一件,我代表部里,向你们表示感谢!”
“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高建力谦虚了一句,然后指了指第二份文件,面色变得严肃起来,“第二件事,就比较棘手了。”
“是关于我们正在预研的‘第三代半’发动机项目,遇到了一些技术难题。”
“哦?”周部长来了兴趣,“具体说说。”
高建力看了一眼身旁的何工程师,示意由他来说。
何工程师清了清嗓子,用带着浓重东北口音的普通话说道:“周部长,是这样的。我们在参照白总工之前给出的‘龙腾’的设计思路,进行新一代中推力涡扇发动机的研制时,在核心机的高压涡轮叶片材料上,卡住了。”
“我们尝试了多种高温合金配方,也改进了定向凝固的工艺,但叶片在进行一千五百小时的极限工况测试时,总有一个关键的蠕变性能数据不达标,比设计指标差了大概百分之三。”
“别小看这百分之三,这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整体寿命和可靠性。我们整个技术团队,熬了快两个月,用了各种办法,还是解决不了。”
刘工程师也补充道:“我们查阅了白总工留下的所有资料,里面只提到了材料需要达到的最终性能指标,但没有具体的合金配方和制备工艺。”
“我们猜测,这可能涉及到新材料研究所那边的技术机密。所以,我们这次来,也是想……想能不能请白总工,给我们指点一下迷津。”
周部长听完,缓缓地点了点头,神情也变得凝重起来。
发动机,永远是航空工业的心脏。
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三代半”战机的项目就无从谈起。
而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放眼全国,恐怕也只有一个人。
“我明白你们的意思了。”周部长沉吟了片刻,做出了决定,“这样,你们先把文件留下。”
“白杨同志的身份特殊,他保密级别非常高。你们想见他,不能直接去,必须由我这边来统一协调安排。”
他看了看墙上的挂钟,说道:“你们先去部里的招待所住下,等我的通知。我会尽快和白杨同志那边联系,看看他什么时候有时间。一有消息,我马上通知你们。”
“好的好的,那……那就太感谢周部长了!”高建力连忙站起身,感激地说道。
两位老工程师也跟着站了起来,对着周部长深深地鞠了一躬。
送走了奉航的三人,周部长拿起电话,接通了部里的机要专线。
他需要先向更上级的领导汇报此事,协调出一个合适的时间。毕竟,现在白杨的每一分钟,都宝贵得如同黄金。
……
走出第一机部庄严肃穆的大门,高建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十一月的寒风吹在脸上,让他有些发热的头脑冷静了不少。
“唉,没想到见白总工一面,居然这么麻烦。”他忍不住对着身边的两位老工程师抱怨了一句,“不就是签个字,顺便问个技术问题嘛,还要先到部里来报备,等通知。这流程也太复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