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计划?”有人小声嘀咕着,“没听说过啊。”
“别废话,签!”李卫国作为副所长,率先拿起笔,看也不看,直接在末尾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有了他带头,其他人虽然心中嘀咕,但也纷纷签了字。
他们相信,周培明不会无的放矢。
待到所有协议都收上来之后,周培明才点了点头,示意小王将那摞复印的资料分发下去。
厚厚的一叠A4纸,散发着淡淡的墨香,落在了每个人的桌前。
“给大家一个小时的时间,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看。”周培明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记住,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大声喧哗。看完之后,我们再讨论。”
说完,他便坐了下来,端起茶杯,闭上了眼睛,仿佛在积蓄着雷霆万钧的力量。
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寂静,只剩下“哗啦啦”的翻动纸页的声音。
起初,大部分人的脸上都带着不以为然的神情。
他们都是国内计算机领域的顶尖专家,什么样的前沿理论没见过?
然而,这种平静,仅仅维持了不到三分钟。
“嘶……”
一声倒吸凉气的声音,在寂静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是李卫国!
他正死死地盯着第一份资料——《磁记录材料学基础与新型磁粉配方》。
他的手,开始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
作为材料学专家,他只看了一眼那个关于“γ-Fe?O?掺杂钴离子”的分子式,以及后面关于晶体形态和磁导率的详细论述,就感觉自己的整个世界观都被颠覆了!
这……这简直是把最终答案直接拍在了他的脸上!
他们实验室苦苦探索的方向,在这份配方面前,幼稚得就像是小学生的涂鸦!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倒吸凉气的声音此起彼伏。
“我的天……温彻斯特技术架构……磁头飞行高度控制在0。5微米以下……这……这怎么可能实现?!”负责硬盘项目的王振华,瞪大了双眼,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他看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东西——完整的硬盘磁头动态加载技术和伺服轨道写入技术!
“PRML……部分响应最大相似算法?!”
算法天才陈海,那个一向眼高于顶的年轻人,此刻脸色涨红,呼吸急促,像是看到了神迹,“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来代替传统的峰值检测……这……这是哪个天才想出来的?!这简直是……是跨越时代的设计!”
“还有这个……可变扇区密度编码……我的老天爷,这能让存储密度凭空提升百分之三十以上!”
“快看这里!关于软盘驱动器的设计!从步进电机伺服系统到磁头读写电路,全都有!连防尘结构都设计好了!”
“不止!你们看最后面!这……这是关于‘非易失性存储’的理论构想……利用‘浮栅晶体管’……这……这不就是固态存储吗?他连未来的路都给我们指出来了!”
寂静被彻底打破了!
整个会议室,如同一个被点燃的火药桶,瞬间爆炸!
震惊、骇然、狂喜、难以置信……种种复杂到极致的情绪,交织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他们不再安坐,纷纷站起身来,三五成群地凑在一起,指着手中的资料,用一种夹杂着颤抖和狂热的语调激烈地讨论着。他们就像是一群最虔诚的信徒,突然看到了降临人间的“神谕”!
这哪里是什么技术资料!
这是一部圣经!
是一部指引着华夏信息产业,从蛮荒走向辉煌的创世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