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所长,您先喝口热茶暖暖身子。”
“不急,不急。”周培明哪里还有心思喝茶,他的目光死死地盯着那几本手稿,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有些艰难地问道:“白所长,你电话里说的……就是这些?”
白杨点了点头,没有多言,只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然后将那一大份文件资料,整体推到了周培明的面前。
“您先看看。”
周培明带着一种近乎朝圣般的郑重,伸出微微有些颤抖的双手,捧起了最上面的一本。
牛皮纸的封面很简洁,只有几个遒劲有力的钢笔字——《磁记录材料学基础与新型磁粉配方》。
他带着一丝疑惑翻开了第一页。
开篇并不是什么艰深的理论,而是一段概述,用极其精炼的语言,阐述了磁记录技术的发展脉络和未来方向。
周培明的表情还算平静,这些内容,作为一个领域的专家,他大都了解。
可当他翻到第二页,看到第一个化学分子式的时候,他的瞳孔,猛地收缩了一下。
“γ-Fe?O?……掺杂钴离子……以针状微晶形态……这……这是……”他喃喃自语,原本只是随意浏览的目光,瞬间变得锐利如鹰!
他作为专家,一眼就看出了这个配方的颠覆性!
国内目前主流的磁粉,还停留在最粗糙的氧化铁阶段,而这个配方,无论是在矫顽力、剩磁还是信噪比上,都远远超越了他所知的任何一种,甚至比他在国外期刊上看到的,索尼和TDK公司秘而不宣的最新研究方向,还要先进!
他的呼吸开始变得急促起来。
他强压下心中的震撼,继续往下翻。
《高密度磁带结构设计与涂层工艺》、《温彻斯特技术架构硬盘原理详解》、《软盘驱动器伺服系统与磁头设计》、《PRML(部分响应最大相似)读出信道技术》……
一个个标题,如同一记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他的心上!
他的手越翻越快,表情也从最初的震惊,逐渐演变成了骇然,最后,是彻彻底底的呆滞。
他仿佛一个饥渴的旅人,在沙漠中跋涉了数十年,突然之间,眼前出现了一片浩瀚无垠的知识海洋。
他看到了什么?
他看到了完整的、可以绕开所有专利壁垒的硬盘磁头动态加载技术!
他看到了领先时代至少十五年的可变扇区密度编码算法!
他甚至看到了关于未来闪存(NANDFlash)的底层物理架构的理论雏形!
这……这已经不是一份技术资料了!
这是一部未来信息存储技术的史诗!是一张通往信息时代最完整、最清晰的路线图!
周培明猛地抬起头,手中的手稿因为激动而剧烈地颤抖着,发出“哗啦啦”的声响。
他看着眼前这个平静地喝着茶的年轻人,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骇和狂热。
“白……白所长……”他的声音干涩嘶哑,仿佛每一个字都是从喉咙里挤出来的,“我们……我们计算机所,几十号人,花了快十年时间,耗费了国家无数的资源,现在还在为了攻关5兆字节的硬盘技术而焦头烂额……可你这里……你这里……”
他指着手稿,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你这里面随随便便拿出来一项,就够我们研究一辈子了!这里面……这里面甚至连固态存储的理论基础都有了!”
“这……这怎么可能?!”
周培明“霍”地一下从沙发上站了起来,苍老的脸因为情绪的剧烈波动而涨得通红。他死死地盯着白杨,仿佛要将他看穿一样。
他绕过茶几,几步走到白杨的办公桌前,双手撑在桌面上,身体前倾,用一种夹杂着敬畏、困惑和无尽渴望的语气,问出了那个盘旋在他心中、几乎要将他理智冲垮的问题:
“白所长……这些……这些东西,你……你是从哪里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