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的沉默。
实验室里,只有几台材料试验机还在轻微而规律的“咔哒”声,像是在为这个颠覆性的时刻,敲打着节拍。
三位院士的目光,从那份报告,到那块暗金色的金属,再到白杨那张年轻却无比沉静的脸上,来回移动,眼神里交织着震撼、狂喜、以及一种近乎于朝圣般的虔诚。
他们穷尽半生心血构筑起来的材料学大厦,在今天,被这个年轻人轻轻一推,轰然洞开了一扇前所未见的窗户。
窗外,是他们从未想象过的壮丽风景。
“我们……我们回办公室谈吧。”白杨的声音打破了凝固的空气。
他将那块“玄铁-III”样品小心翼翼地放回金属箱,然后合上了那份足以在世界材料学界掀起滔天巨浪的档案。
他的动作从容不迫,仿佛刚才只是展示了一件平平无奇的实验品。
可这份从容,在三位院士眼中,却更增添了几分深不可测的神秘感。
周长明部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笑意。
他今天带来的目的,已经超额达成了。
他不仅为“万吨巨力”项目找到了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他让这三位国家的顶级专家,亲眼见证了白杨和他背后这座研究院的冰山一角。
这份震撼,远比他说一万句好话都管用。
一行人再次走在来时的那条白色走廊上,但心境已是天壤之别。
来的时候,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的忐忑与沉重;
回去的时候,脚步都变得轻快起来,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王德忠院士的目光不再是单纯的观察,而是带着一种全新的审视。
他看着走廊两侧那些紧闭的、只有编号的金属门,心中不禁猜测,这里面,究竟还藏着多少像“玄铁-III”这样,足以改写教科书的秘密?
孙建华院士忍不住低声对旁边的李振国说:“老李,我感觉我们今天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李振国苦笑着摇了摇头,扶了扶自己的眼镜,压低了声音:“刘姥姥起码还知道园子里的是亭台楼阁,我们……我们连看都看不懂啊!”
“‘多靶磁控溅射’,‘梯度热处理’……这些词儿我都在国外期刊上见过,可谁能想到,白杨所长已经把它们变成了现实,还玩得这么出神入化!”
他们的声音虽轻,但在安静的走廊里,还是清晰地传到了前面白杨的耳中。
白杨只是微微一笑,没有回头。
回到所长办公室,那股熟悉的、混合着书卷气和淡淡茶香的味道,让三位院士紧绷的神经终于彻底放松下来。
刚才在实验室里的冲击太大了,他们需要一点时间来消化。
“几位先坐,喝口水。”白杨招呼着,然后转身对跟进来的助理林慧说道:“小林,麻烦你准备三份甲级保密协议。”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另外,把‘A-1125’号档案的技术简报复印三份。”
“注意,做最高等级的脱密处理,只保留材料的最终性能数据、金相结构图和微观复合设计原理部分。”
“所有关于制备工艺、设备参数、热处理曲线和合金具体配比的内容,全部隐去。”
“好的,所长。”林慧点了点头,脸上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转身便快步离去。
她那高效而专业的姿态,本身就是这个研究所风格的一个缩影。
周长明看着白杨条理清晰的安排,满意地点了点头。
技术上是天才,行事上同样滴水不漏,这样的人,才能让人真正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