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目相对。
陆安的目光澄澈得像山巅的积雪,映着天光,瞳孔深处,肉眼不可见之处,隐有星光流转,先天之气竟然未散。
“好一双明目!“太渊不禁赞叹,“寻常人七岁后先天之气渐散,而你年已八岁,眼中神光不灭,实属罕见。“
陆安被看得有些不安,小声问道:“道长,这……这是好事吗?“
太渊直起身子,仰天大笑:“天赐良材,岂非好事?“
陆兆根连忙问道:“真人,安子这症状,能治?”
太渊止住笑声,看向陆安手里书册,忽然问道:“你方才在看《悟真篇》,有什么心得吗?”
《悟真篇》当年是太渊将其印刷,传遍天下的。
前部分言“养命固形之术”,为内丹修炼之命功,后一部分述“达本明住之道”,为内丹修炼之性功,然而只有理论,并无关窍。
陆安挠挠头,讪笑着,一副怕说错的样子,“也没什么心得,就是感觉这律诗和歌颂挺读着挺顺口的。”
太渊神情不变,只是心下一暗。
唉,毕竟只是八岁幼童,自己期待过高了。
“可是……”
陆安眼珠子一转。
“我看我爹练功,打熬筋骨那么辛苦,可我觉得内炼养气,要是这么刻意,会不会太累了?要是内气能自己绵绵不绝,像呼吸一样自然,是不是更好?”
唰!
太渊眼睛亮起。
所谓内炼,一言以蔽之曰,绵绵若存而已矣。
这可是多少修者苦修多年都悟不透的真谛,现在竟被一个黄口小儿随口道出。
太渊望着他澄澈的眼眸,又想起自己一直在寻觅的道统传人标准——先天之气充足,心神力量天生强大,心性纯良。
眼前这童子,竟一一契合。
“安子,可愿拜我为师,贫道教你调和身心之法,如何?”
陆安不太懂“调和身心”是什么意思,他看向太渊,“道长,这事儿我需与爹娘商议……“
啪!
一巴掌轻轻盖在陆安肩膀。
陆兆根急道:“商议个屁!安子你还不跪下拜师!”
他急的脸都红了。
拜师太渊啊,这意味着什么?
这可是天大的福源!
寻常人几辈子都求不来的。
陆兆根深怕太渊只是临时起意,快步走到陆安身旁,直接拉着他磕了三个响头。
太渊受了礼,嘴角微扬。
“对了,陆老哥,陆安是这孩子的大名吗?可取了字?”
“取了取了,”陆兆根连忙道,“想着给孩子保平安,就取了个乳字‘西星’。老话不是说嘛,‘西星名,鬼不惊’。”
陆安,陆西星……
太渊望着眼前这个眼神清亮的童子,心中忽然升起一丝明悟,仿佛冥冥中自有定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