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上的修行,贫道暂时不得而知,所以希望能和诸位共同进步,探索天道。”
太渊缓缓降下身形,归真剑归鞘。
冲虚道人抚须笑道:“看来国师不止想留这些后辈做助教,连我等老头子也想一并留下?”
太渊颔首,“正是,一人琢磨,总归是闭门造车。修行至此,要想再进一步,就需要众生的智慧做薪柴。”
“想要我留下,无妨。”东方白忽然站起身,周身气息阴阳流转,变幻莫测,“但我想看看,如今你我之间的差距。”
太渊看了一眼那道三十丈长的鸿沟,目光落在东方白身上,似在询问:你确定?
“若是加上老夫呢?”风清扬长笑一声,衣袍猎猎,周身剑意冲天而起,宛如一柄即将出鞘的绝世神剑。
太渊神色平静,目光扫过智通大师、隆钦巴尊者、张静定、宋之谦等人。
四位高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
他们并非要与太渊为敌,只是想借此机会,一探自身与太渊之间的差距,更是想在这场交锋中,触摸到更高的道境。
更何况,他们这么多人一齐出手,未必会输吧。
就在此际,一道粗狂雄迈的声音忽然从远方传来,好似虎啸龙吟,震得众人耳膜嗡嗡作响。
“哈哈哈如此盛事,国师不介意再加本侯一个吧?”
“无论是练拳脚,还是练兵器,最终皆要臻至“内三合”与“外三合”的六合之境——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
“而内力的壮大,因为各人内功心法的不同,在积蓄内力上有优劣快慢之分,却终究要完成大小周天循环…”
“这时候,若是有特殊法门技巧,可以激发出剑气刀气、掌力拳劲…”
话音未落,他手腕一振,归真剑平平刺出。
一道三尺长的淡青色剑气破空而出,“嗤”地一声刺入方台地面,竟留下一个深达数寸的坑洞。
“而,如能明白【玄关一窍】的奥秘,以自身的精神真意洞开其关隘,便可得证先天。此时,总体上以心神修行为主,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偏重…”
“于己身,可以內视,察觉细微处的暗伤…”
“对敌之时,心神还无法撬动物质,但已经可以作用于对手心神。或以精神幻术,或以武道意志威吓,也能够更好地感悟天地间一草一木…”
他忽然转身,归真剑随意劈下,没有半分真气附着。
可就在剑刃落下的瞬间,场下众人只觉得心头一沉,仿佛被一块巨石压住,连呼吸都变得滞涩。
接着,所有人感觉自己精神一个恍惚,太渊的身形就那么的消失了,映入视线里的是那遥阔的天际,青空碧云天。
伴随着滚滚之声,一道蜿蜒奔腾的大河自天边而来,其长不知几许。
大河之水天上来!
众人鼻尖似乎能够闻到水汽的淡淡味道了。
“是幻境!”冲虚道人低喝一声,双目微阖,太极剑意流转,试图勘破虚妄。
就在众人惊疑不定之际,眼前的一切瞬间消失了,教场景象重归眼底。
不止是台下的众人不敢置信,就连高台上的几位先天亦是惊讶不已。
他们当然明白那是精神的妙用,可是能在一瞬间让这么多人陷入幻境,台上那位青衣道人的能为简直深不可测。
刚才他们有用剑意、刀意、观想、禅唱等各种方法,皆破不开那条天上大河。
这表明他们跟百丈方台上的那道人的差距,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般接近。
众人的惊骇与忌惮,太渊自然是感受到了。
但他没有解释,更没有因众人的情绪而心境波动。
作为在内景时候,就凝练了三百六十五处穴窍的人,太渊的“精气神”三宝强度,不是寻常的先天可以比拟的。
目前,也就九如和尚那种,在后天之境就领悟了三十二种真意的异才,才会让太渊感受到些许压力。
至于其他的先天,说的不客气些,也就他们的修行思路,能让太渊眼前一亮。
“当心神由虚化实,不止是作用于精神层面,而是能够卷动天地之力的时候,便是踏入了道家外景,或是武道上的大宗师。”
“此时,若是外景大宗师想的话,可以达到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的地步。诸位可以闭上眼睛感知一下贫道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