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漫步诸天的道士太渊 > 第218章 救人不需要理由杀人才需要(第2页)

第218章 救人不需要理由杀人才需要(第2页)

“不敢。”祖千秋抱拳回道。

“这高粱按蓬头颜色分,有红、黑、白、黄高粱等…”

“而晋北地区种植的品种主要有二娥黄、猪抬头、棒槌红、铜锤茭、白软高粱等。晋中一带有离石黄、一把抓、娥儿黄、大红袍、大狼尾等。”

听到这些丰富的高粱种类知识,太渊也不禁听得津津有味。

他虽对世间万物见识颇广,但也非全知全能。

“这其中“一把抓”就属于优质高粱品种,这种高粱颗大、粒匀、色鲜、皮薄、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酿出的汾酒会有一种特殊的芳香…”

祖千秋说着,忍不住又吧唧了几下嘴,显然是酒瘾被勾了起来。

“据贫道所知,好的泉水对酿酒也有益处。”太渊说道。

“道长说的极是。”祖千秋不大不小奉承了一下。

“所谓名酒产地,必有佳泉。杏花村附近有两口泉水:跑马神泉和古井泉水,以之酿出的美酒如同花香沁人心脾。”

“哈哈,听祖兄说的这般好,我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尝尝看了。”林平之笑道。

“放心,定不会让林兄弟失望。”祖千秋指着前方说道,“喏,前面在过二三里地便是了。”

余姚,王府。

王守仁正拿着一本《六韬》在研习。

诸芸玉在一旁拄着脑袋陪伴着他。

良久,王守仁放下了《六韬》,伸了个懒腰,吐纳了几次,舒缓着身体的疲惫。

“伯安要是乏了,今日就先到这里吧。”诸芸玉关切地提议道。

“嗯,也好,读书之道,也要一张一弛嘛。”王守仁说道。

“父亲写信过来了。”诸芸玉忽然说道。

王守仁身子一顿,然后又松下来,他拍了拍自己妻子的手背,动作轻柔。

“父亲信里说什么了?”

“父亲询问,再过半年又到科举之日了,问伯安你准备的如何了?”诸芸玉小声说道,同时偷偷打量着丈夫的脸色,生怕自己的话会让他感到压力。

王守仁倒是很平淡:“尽力而为嘛,科举这种东西,一次考不过就再考嘛。”

诸芸玉张了张口,却还是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地走到了丈夫身后,替他按按头部穴道,舒缓脑部疲劳。

三年前,王守仁参加了科举,却不想落了榜。

要知道,他的父亲王华,时任礼部侍郎,乃是礼部的二把手,当年更是以状元的身份跨马游街,风光无限。

却不想王守仁不仅没有状元及第,便是连三甲榜单都榜上无名。

一时间,往日里就有些龌蹉的官员,在王华背后指指点点的,说些风凉话。

但是王华的心态倒是很好。

他深知并非儿子不够聪明,而是王守仁所学太过驳杂。

今天研读四书五经,明天又去钻研程朱理学,后天觉得兵书有趣,便又捧起兵书研读起来

要知道,即便天资再聪颖,想要金榜题名,也得老老实实静下心来,研读科举所需的经典。

王守仁知道父亲在京城难免会听到些闲言碎语,但他更清楚,父亲心性豁达,不会把这些放在心上。

而对自己来说,考取功名固然重要,但还远没有到能让自己放弃学问追求以及兵事追求的地步。

闭目了片刻,王守仁说道:“算了,还是给父亲回一封信吧就说,父亲之期盼,孩儿晓得,孩儿不会让父亲失望。”

“嗯,好。”

身后诸芸玉浅浅地应道。

按揉动作间,更加的舒缓。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