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明大孙朱雄英 > 第151章 李善长想当宰相之上的太上皇他不死谁死(第1页)

第151章 李善长想当宰相之上的太上皇他不死谁死(第1页)

朱元璋仍旧安逸地躺在摇椅上品着茶,悠然地观察着两人。

听到朱小宝的话,解缙越发愤怒,言辞也变得更为激烈了。

“你胡说八道!陛下能有什么冤屈?冤屈的分明是李善长!”

“陛下此番做法,就如汉代刘邦,鸟尽弓藏!”

解大绅大声疾呼。

解缙之前的话,刘三吾还能置之不理,但眼下这小子竟公然诋毁圣上,刘三吾也忍不住发怒了。

朱小宝见状,伸手示意刘三吾保持沉默。

他继续看着仰头望天的解缙。

这种人,若不将他彻底制服,他永远不会服气。

朱小宝冷笑道。

“好,那么我问你,既然你认为陛下杀害功臣,那为何他偏偏只杀了李善长和胡憔庸?”

解缙顿时语塞。

朱小宝接着说道。

“那我再问你,自国朝开国以来,李善长和胡憔庸两位宰相,执掌朝政多少年?”

解缙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十七年,勤勤恳恳。”

朱小宝放声大笑。

“没错!十七年!”

解缙脱口而出。

“你笑什么!”

话刚脱口,他便有了些迟疑。

朱小宝冷笑道。

“原来你都明白啊!”

“那你可知这十七年间,朝廷的官员已经不再受洪武皇帝控制了吗?”

“知道他们已经变成了淮西人,或者是胡惟庸、李善长用来结党营私的工具了吗?”

“李善长作为淮人文臣领袖,因此被封为案相,其子还娶了公主。”

“在他掌权期间,他极力排斥那些并非淮人的官员,不论他们多么有才华,或多么名声显赫,只要不是淮人,他就不会任用。”

“你肯定听说过诚意伯刘基吧”

“我记得洪武皇帝曾亲口对刘基的儿子说过,其他人都害怕了,只有你父亲支持咱,东边有方国珍,南边有陈友定,西边还有张家,平定他们,你父亲都立下了大功。”

“当年陈友谅带着号称八十万的大军来攻,朝廷的文臣和幕僚没有一个人敢于死战,只有刘伯温说,其他人可以逃跑,但主公绝不能逃。”

“当前的策略,唯有决一死战,那些主张投降或逃跑的人,都应予以严惩。”

“随后,诚意伯协助洪武皇帝创建了大明的军队,安排了屯田制度,甚至帮助安抚了浙东的文人和乡绅地主,稳定了民众情绪,隆官们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开国之初,本应根据功绩封赏功臣,刘基理应被封为公爵,但李善长等人在背后煽动,不断进献谗言,导致他仅被封为伯爵!”

“连诚意伯刘伯温都遭受如此待遇,其他江南的本地人,就更不用说了。”

朱小宝目光锐利地注视着解缙。

这位自负的青年,在朱小宝的几句话后,逐渐变得沉默,开始低头沉思。

朱小宝刚刚叙述的那些往事,立刻让躺在摇椅上的朱元璋陷入了痛苦的回忆。

如果他这一生有什么遗憾,那可能就是对刘伯温的亏欠。

对于其他人的赏赐,老朱自认为是公正无私的,唯独对刘伯温,他感到有所亏欠。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