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历新纪元3年秋
“远望号”深空侦察舰,近银河系边缘
宇宙在这里呈现出一种截然不同的面貌。身后的银河,如同一条由无数钻石尘埃汇聚而成的灿烂光带,横亘在天幕之上,壮丽辉煌。而前方,星辰的数量肉眼可见地变得稀疏,黑暗成为主调,那是一种更深沉、更绝对的虚无,仿佛舰船正航行在宇宙的尽头,即将驶入无垠的“墙”外。
“远望号”是人类工程学的奇迹,修长的舰体线条流畅,通体覆盖着最新研发的、能有效吸收和偏转多种探测波段的隐形涂层。它的引擎几乎无声,像一头优雅的深海猎豹,滑行在己知与未知的边界。
舰桥内,气氛专注而肃穆。
秦渊坐镇中央,亲自担任此次“边界微光”任务的指挥官。几年过去,他鬓角添了几丝不易察觉的白发,但眼神愈发深邃,如同他此刻凝望的这片深空。他身旁,除了经验丰富的“星图”担任导航主任外,还有几位新面孔。
一位是首席科学官莫里斯博士,一位在量子宇宙学和异种信号分析领域享有盛誉的学者,此刻正兴奋地调整着面前一排复杂的传感器阵列。
另一位,则是沈冰极力推荐的特殊顾问——李箐。她是一位年轻的“感知者”,即在“意识科学”普及后,展现出对能量和意识波动具有超常敏感性的个体。她并未穿着军服,而是一身简洁的研究服,闭着双眼,双手轻放在一个与“远望号”主传感器连接的灵能共鸣器上,眉头微蹙,似乎在倾听着宇宙的脉搏。
“我们己经抵达预定坐标点,距离理论上的银河系‘边缘’还有约一千光年,但此处的星际物质密度己降至临界值以下。”莫里斯博士的声音带着发现新大陆般的激动,“空间结构读数出现异常……非常微弱的、持续性的背景涟漪,不同于任何己知的自然现象,更像是……某种巨大结构或能量场存在的‘余波’。”
“能确定来源和性质吗?”秦渊问道。
“无法确定来源,方向与‘边界’信号大致吻合。性质……未知,非引力,非电磁,更像是一种……时空本身的‘张力’或者‘褶皱’。”莫里斯调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学模型,“如果我们之前的推测正确,‘收割者’的影响范围存在边界,那么这种‘张力’,很可能就是两个不同‘规则’宇宙区域之间的……‘帷幕’!”
帷幕!这个词让舰桥内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
“信号捕捉情况如何?”秦渊转向通讯主管。
“背景噪音极低,有利于信号提取。我们正在对‘边界’信号出现的预测窗口进行全频段、高灵敏度监听。目前……尚未捕获。”
时间在寂静的等待中流逝。每一秒都仿佛被拉长。舷窗外,是令人心悸的黑暗,只有遥远的、模糊的河外星系如同雾中的灯塔,散发着微弱的光芒。
突然!
李箐猛地睁开了眼睛,瞳孔中闪过一丝淡蓝色的辉光,与她面前共鸣器骤然亮起的光芒同步!
“来了!”她低呼一声,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很微弱……但很清晰……在那个方向!”她指向导航星图上一个空无一物的区域。
几乎同时,主传感器阵列爆发出刺耳的提示音!
“捕捉到目标信号!信号强度极弱,但特征匹配度99。7%!来源方位确认,与李顾问指向一致!”莫里斯博士几乎是吼出来的,双手飞快地操作,试图锁定和放大信号。
“信号内容呢?”秦渊追问,身体微微前倾。
“正在解析……结构复杂……包含坐标数据……还有……一段非语言的信息包,正在尝试破译……”
几分钟的紧张等待,如同几个世纪。
“破译完成!”莫里斯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撼,“坐标……指向室女座超星系团内部一个极其遥远的特定点,比我们之前预估的还要远!而那个信息包……里面是一段……‘警告’,或者说……‘资格确认’?”